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要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要闻
“奋进新时代 重庆新答卷”|治污 护绿 减排——重庆擦亮“绿色名片”观察

新华网重庆9月20日电(李华曾 陈雨)临近秋分,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内依旧生机盎然。湖面上,黄色的荇菜花徐徐铺开,白鹭追逐嬉戏,斑嘴鸭带着幼鸟觅食。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旁的小微湿地内,白鹭和斑嘴鸭正在休憩。新华网 耿骏宇 摄

治污

斑嘴鸭夫妇有了新选择

重庆市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副主任蒋启波介绍,斑嘴鸭是候鸟,2018年,它们第一次被发现到双桂湖越冬。如今,斑嘴鸭选择在这里繁衍生息,从“候鸟”变成了“留鸟”。

“斑嘴鸭从‘候鸟’变‘留鸟’,得益于这些年双桂湖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蒋启波说。

双桂湖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直观的表现是水质的改善。

双桂湖建立于1953年,坐落于梁平都梁新区。双桂湖的水质曾因肥水养鱼造成湖底淤泥沉积、水体富营养化,一度降至劣Ⅴ类。

水是湿地的灵魂。如何让双桂湖重现碧波?梁平区在双桂湖周边布设环湖雨污管网,实施雨污分流,杜绝雨污渗流湖中;禁止传统散放养殖,鼓励有机生态种植,不施农药、化肥,有效减少氮磷污染,降低湖水富集营养。

在此基础上,梁平还重点实施了环湖小微湿地群生态修复,借助生物沟、雨水花园、生境塘、梯级小微湿地等生态屏障,对雨水层层净化,确保入湖水质达标。

此外,梁平对双桂湖22.88平方公里集雨面内山体、荒地等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提高双桂湖区域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

梁平区还在这里实施了生态搬迁,将双桂湖南岸、湖体水域、入湖三大河流划为生态保育区,划定“无人区”,营建水生、陆生动物自然栖居地和鸟类迁徙通道。

蒋启波介绍,2021年4月,斑嘴鸭的幼鸟第一次被发现就是在双桂湖的“无人区”附近。

如今,双桂湖水质已常年稳定在Ⅲ类以上,为斑嘴鸭等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双桂湖重回岸绿水清在重庆并不是个例。近年来,重庆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行河长制,在水环境治理上,城市建成区48段黑臭水体实现“长治久清”。

来自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的数据显示,长江干流重庆段总体水质为优,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8.6%。

护绿

矿山如今披“绿衣”

翡翠般碧绿的水体,四周高耸的岩壁,一座座湖泊像珍珠一般“镶嵌”在群山之中……这里是重庆市铜锣山矿山公园。这里正在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座土地被损毁、植被遭破坏的废弃矿山。

铜锣山矿山公园位于渝北区石船镇,曾是当地最大的石灰岩矿区。顶峰时期,这里矿山企业多达上百家。然而,无序的开采让山体、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面对生态环境恶化,当地政府在2012年将铜锣山采石场全面关停。关闭后遗留41处废弃矿坑,共计造成14.1平方公里生态破坏区域。随后,渝北区启动铜锣山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按照“消除安全隐患、恢复生态环境、综合利用土地”原则,采取地灾治理、复垦复绿等工程手段,因矿施策开展矿山生态修复。

如今,废弃矿山摇身一变成为“城市绿肺”与“休闲公园”。随着游客的逐渐增多,不少村民开始在景区从事观光车司机、保安、保洁等工作,还有不少村民开起了农家乐。景区人气提升,还带动当地农产品外销,帮助农民增收。

铜锣山矿区生态修复因此入选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航拍铜锣山矿山公园。新华网 耿骏宇 摄(资料图)

披“绿衣”的矿山不仅仅是铜锣山矿山公园。据介绍,长江干流重庆段及嘉陵江、乌江等主要支流10公里范围内的废弃露天矿山,共涉及万州、江津、忠县等26个区县,面积2214公顷、废弃露天矿山图斑914个。2019年,重庆启动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按照保障安全、恢复生态、兼顾景观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用好法律手段和市场化方式,于2021年底全面完成修复任务,抚平大地“伤疤”。

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过去一年来,重庆市还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32万亩,国土绿化营造林51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4.5%。

绿色正在成为重庆“高颜值”和“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减排

船舶用上清洁新能源

“现在上船是不是很安静?”近日,新华网在采访时刚登上朝天门十一码头的游轮,电气工程师李国云就打开话匣子,“过去靠港时发电,噪声值达110分贝,现在降到了零。”

李国云介绍,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改变,关键一步就是岸电项目改造,以高压上趸船的方式解决了供电距离长、供电质量差的痛点。现在,靠港的游轮都按要求接入高压岸电,用上清洁、可靠的电能。

朝天门十一码头的岸电于2020年5月1日投用。李国云算了一笔账:截至今年8月底,码头使用岸电约289万度,累计减少发电用柴油645吨,由此减少的有害气体排放2068吨、减少有害粉尘7.7吨。

李国云介绍船舶岸电使用情况。新华网 陈雨 摄

据渝中区港航管理所提供的数据,全区13个客运码头每年岸电用电量约500万度,减少使用柴油约1112吨,由此减少含硫有害气体排放约3559吨、粉尘颗粒物约14吨,按目前燃油价格计算节约用电成本489.7万元。

朝天门十一码头“油”改“电”是重庆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重庆明确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任务,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优化培育碳市场、低碳系列试点创建等为举措,实现了碳强度和能耗强度“双下降”。

来自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重庆碳强度累计下降21.9%,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9.4%,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十四五”期间,重庆将以推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到2035年,重庆市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基本建成。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