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区委专项行动安排,8月下旬和9月中下旬,我区举办3期区级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解放思想转作风、狠抓项目促发展”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本轮培训班共有8名区领导带队、99名区级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分别前往深圳、苏州、杭州学习先进理念、考察创新做法、借鉴成功经验、力促思想解放。
通过七天的培训,在现场观摩了解到深圳、苏州、杭州三地的发展状况后,学员们跳出大渡口看大渡口,对比沿海看西部,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们与发达地区在发展上、观念上、作风上存在的差距。培训期间,学员们聆听了政治、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前沿理论,学习了政府部门实际操盘手见人见事的真招实策,大家吸收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聚焦我区改革发展中的困难问题,互相切磋、深入探讨、集智攻关,思路愈发开阔,学员们撰写了小组资政建议和个人学习心得共计108篇,提出了许多有见地、可操作的意见建议,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期摘登杭州班学员围绕生态保护、项目建设、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
区生态环境局
周娟
以高水平生态保护助力“公园大渡口”建设
9月24日至9月30日,有幸赴杭州、进浙大进行为期一周的“解放思想转作风、狠抓项目促发展”专题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开展解放思想专题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及时性,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对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差距在哪里,问题怎么看,下一步怎么办有了一定启发。
一是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展现更大担当。要以更大担当和更加务实举措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到全区高质量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层面。进一步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二是在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上实现更大突破。要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主线,以创建“无废城市”为抓手,扎实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等调整优化,从源头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
三是在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上夺取更大胜利。要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两江四岸”整治、雨水污水管网整治和入河排污口治理为重点,全力做优大渡口碧水好“水质”;以工地扬尘控制、道路交通污染和企业废气综合治理为重点,全力提升大渡口蓝天好“气质”;以重钢片区污染地块治理修复为重点,不断改善大渡口净土好“品质”。
四是在共建共管共享“公园大渡口”上凝聚更大合力。要以全民共建共管共享“公园大渡口”为重要路径,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国家生态园林城区。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商场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八桥镇
龙春
争做践行新思想的“实干家”
我有幸参加了“解放思想转作风、狠抓项目促发展”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深刻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大渡口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蝶变期,“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要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路长漫漫,任重道远,更需要我们解放思想,踔厉奋发。
一要紧紧扭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要跳出大渡口看大渡口,摒弃“小区难有大作为”思维,树立“小区也有大作为”思想,敢想敢干、苦干实干,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热情,为“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建设创造新的业绩。要牢牢抓住南部人文之城建设契机,依托长江文化艺术湾区,拓展发展空间,释放发展活力。
二是要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要聚焦强链、补链,培育新产业释放“新动能”。瞄准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按照项目化、工程化、体系化、清单化的思路,实施“一链一策”“一群一策”,加快打造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好”发展。
三是要坚定当好服务企业群众的“店小二”。要进一步转换思路、转变作风、提升能力,真正帮助企业群众发现和解决实际困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建设“最多跑一次”服务体系。要主动为企业争政策、找政策、送政策,耐心帮助企业用好政策、破解难题。
四是要人人争做践行新思想的“实干家”。要深化知行合一“讲政治”的认识,强化担当精神、效率意识。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奔着问题去、揪着问题改,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爬陡坡,在难题面前体现“敢”字,在矛盾面前体现“碰”字,在风险面前体现“为”字。突出高标准、追求快节奏、讲究高效率,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抢占发展先机。
九宫庙街道
刘远林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居民
根据区委统一安排,我有幸参加为期一周的“解放思想转作风、狠抓项目促发展”专题培训。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浙江的社区工作尤其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根据所学所见所感,这里就我区社区建设谈一些初浅体会和认识。
一是以社区综合体打造为契机,加强社区阵地建设。要树立办公场地最小化、服务阵地最大化理念,打造集党务、居务、服务为一体的服务综合体,让社区真正成为居民愿进入、可共享的公共空间,真正让社区综合服务体成为服务居民、造福居民的港湾。
二是以组织力建设为关键,健全完善组织体系。通过基层组织全覆盖、党员力量全发挥、治理主体全汇集,探索党建统领下社区共治的有效模式。建强“一贯到底”的红色组织,在原有街道、社区两级组织架构的基础上,推动党组织继续向下延伸。打造“一呼百应”的红色战队。发动全区党员进社区报到“亮身份”,成为网格力量的有效补充。建好“一核多元”的红色联盟。以小区党支部统领业委会、物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带动城市商圈和新经济新业态等党组织建设。
三是以统筹统揽力为抓手,深入推行民事民办。要发挥社区居民在社区公共事务中的主体作用,要更加注重社区自治载体和公共空间建设,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四是以数字集成为支撑,全面推行社区“智治”。注重“机制+技术”的融合、“网络与网格”的融合,打破原有的治理方式,以治理机制的信息化、网络化,让数字跑起来,让数据齐协同,让“智治”有温度,重塑社区治理的流程,提升社区回应公共事务的迅捷性。
伏牛溪新城公司
张毅成
优化政务环境激活发展动能
七天的学习让我感受到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重钢环保搬迁后,大渡口面临土地面积小,资源禀赋少,上级重大项目布局少的局面。经过历届区委区政府的努力,特别是区委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发展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广大干部群众信心重振,看到了大渡口美好的明天。
“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契合大渡口实际,在提升城市品质品味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价值和魅力,实现三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的公园生活方式。五大百亿级产业符合时代需求,战略定位清晰,方向明确,可操作性强。我们要变等靠的弱者思维为进取的强者思维,变墨守成规为突破创新,变工业钢铁记忆为文化柔软时光,你今天奋斗的样子决定着大渡口明天的模样。为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规划先行。我们要用工匠精神,绣花功夫,规划好老重钢片区、钓鱼嘴片区、小南海片区,在兼顾商住的同时,也要注重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二是畅通堵点。加快大滨路与九滨路的连接贯通。在项目推动上,我们要敢做“热锅上的蚂蚁”、敢接“烫手的山芋”、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三是政务环境。在浙江全省,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达到了“五个一”(一件事情、一套材料、一个窗口、一个小时、一次办理),浙江能够做到这一点,是理念提升、组织变革、数据共享、流程再造、无缝衔接的结果。我们要打造大渡口发展的命运共同体,而不是互相制圈,相互设碍,要变“你这个不能办”为“我们商量着办”,形成心合气顺、积极向上的干事局面。
渝台创业公司
肖瑞俭
以新的思想境界推动渝台产业发展
七天的学习,让我感受颇多,我们要以宽广的思维境界,推动机制创新上新台阶,以严实的作风转变,营造包容开放创业环境,以担当的敢为善为,促进项目发展落实落地。我有以下建议与措施:
一是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创新企业服务方式,建设在线服务平台,在政策申报、信息搜集等方面探索“O2O”式服务流程,打造管家式的服务团队。规划建设“双创服务大厅”,一站式解决企业创新活动中的政策咨询、项目申报、奖励受理、代办服务等相关问题。按照“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的分级培育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
二是包装策划集聚发展载体。梳理现有闲置商务商业物业,鼓励社会机构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各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引导分散在商业门面、居民小区的优质小微企业入园发展。在条件合适情况下,适当增加政府自持物业用于小微企业园建设。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对有团队、有技术、有产品的科技型和创新型小微企业的引进,重点结合支柱产业需求,推动大中型企业和关联企业以商招商。在招商机制上,建立对小微企业的招引机制,强化考核导向,降低小微企业招商政策享受门槛。
下一步工作重点,要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以“抓引领、打基础、立支柱、建队伍”为抓手,高质量推动台湾中小企业园“一园一窗口两基地”开放平台建设,推动两岸青年融合发展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打造台湾青年就业创业服务新亮点,高标准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促进双创更加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