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人物专访
您的位置: 人物专访
50年 二胡拉起来 邻里情更深

汪义飞的二胡独奏很受社区居民欢迎

    “汪老师,麻烦您再给我们拉一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嘛!”“好的!咱们一起唱!”仲春的下午,双城社区雅居乐小区,时常可以看到一位拉二胡的老人,他端坐在木椅上,手中的弓像一匹被驯服的“野马”,温顺地听着老人“使唤”,而几位居民则在一旁欢快地唱着……

    老人名叫汪义飞,老家在湖北,十多年前来到重庆,最近才搬到雅居乐小区。在这里,他多年的乐器爱好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走南闯北 二胡不离身

    汪义飞退休前是中国建筑的一名职工,18岁以前,在老家湖北黄冈长大。这里民风纯朴、人杰地灵,是著名的历史名城。受环境的熏陶,从小侠肝义胆的汪义飞,骨子里也涌动着几分艺术细胞。

    上初中时,他迷上了二胡,屈指已有50年光阴,“那时候太喜欢这种乐器了,可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买一把的确不太现实。”汪义飞说,方法总比困难多,为了能够过上一把瘾,他甚至想到了自己动手做。

    于是,他上山找来竹子、蛇皮以及牛尾等材料,硬是做了一把二胡,“虽然音色有些欠缺,但总算是圆了自己的梦想!”即便是现在,说起当年的心情,汪义飞依旧有一种自豪。

    后来,父母见汪义飞如此喜欢二胡,省吃俭用给他买了一把,而就是这把二胡,跟随他走南闯北用了很多年,“我们单位是搞建筑的,流动性很大,天津、唐山、烟台等北方城市我都呆了很长时间。”但不管走到哪里,汪义飞都把二胡带在身边,打发自己的业务生活,尤其是不开心时,更是消除郁闷心情的不二选择。

    名师指点 苦练独奏曲

    “独奏曲最难,大家也最喜欢,要想提升二胡水平,必须要过这一关,我必须把它拉好。”拉了50多年二胡,汪义飞早以总结出提升水平的秘诀。

    汪义飞有现在的二胡水平,除了自己苦练外,也有名师指点过。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汪义飞在天津支援地震灾后重建,经常独自在工地上拉二胡,悠扬的旋律常常引来大家的围观,“当时灾区的气氛非常凝重,但我的二胡可派上了大用场,”汪义飞后来回忆,那时,他经常拉一些振奋人心的独奏曲,大家边听边唱,一时忘却了心中悲痛。

    若干年后,说起那一幕,汪义飞依旧有些激动,因为二胡像一剂良药,在那个沉重的年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民的心灵创伤。

    这次经历,也让汪义飞收获了一次提升水平的机会。

    当时,人群中有一位艺术范颇浓的老人,他主动找到汪义飞,说,如果有兴趣,可以在某时某地去找他,“后来我才知道,这位老师是天津市文工团的一位副团长,擅长二胡等乐器。”结果,汪义飞如期赴约,经过这位老师的点拨,技艺精进。

    也就是从那时起,汪义飞知道,独奏曲是提升水平的最佳途径,也最受欢迎,“拉一些脍炙人口的独奏曲,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有一种其乐融融的感觉。”

    组建乐队 晚年最大梦想

    不久前,汪义飞搬到了双城社区。在这里,他的特长有了发挥的空间。

    前不久,社区举行文娱活动,工作人员发现汪义飞颇有音乐才华,在一些场合都请他给大家表演,每每此时,他都非常乐意为大家服务,并献上自己的拿手曲目。但更多的时候,汪义飞都是独处音乐世界。即便如此,他从未间断过自己的爱好,“艺海无涯,学起来没有头,要不断学新的东西,”

    汪义飞说,如今二胡已经是自己身体不可分割的部分,要是一个月不练,自己就感觉拉不下去了,二胡这种艺术对他来说,真的是练则有不练就没有。

    对于喜欢二胡的人,汪义飞从不保守,非常愿意教大家,但他最想的还是,在社区组建一支宣传队,“把喜欢乐器的人都组织起来,为大家服务,丰富社区的精神文化生活。”因为有了二胡,汪义飞对社区已不陌生。(记者 陈艺军)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