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镇街村社
您的位置: 镇街村社
义务教舞十二年 队员亲似一家人

    11月20日,思源公园文化广场,一群居民排列整齐,伴随着音乐声响,他们挥动手脚、扭腰、转圈、踢腿……跟随队伍最前面的人跳着广场舞。他们是九宫庙街道百花社区百花村舞蹈队的队员,而站在最前面的人,就是队长杨治玉,她已带领队员跳了十二年舞。

杨治玉(左二)教队员舞蹈动作

    自掏腰包 组建舞蹈队

    杨治玉今年65岁,从单位退休后的她刚住进百花村时,发现一些爱好跳舞的居民总是三三两两地散落在各个角落独自练习。“我当时就在想为什么不把他们组织起来,建立起一支舞蹈队呢?更何况我也一直很喜欢跳舞,现在退休了,空闲时间也比较多。”杨治玉告诉记者。2007年,一支活跃在社区的文化活动队伍——百花村舞蹈队就建立起来了。“自从参加了舞蹈队,感觉生活更规律了,还认识了很多朋友。”一旁的队员杨莉告诉记者。

    “光有人员还不行,跳舞怎么也得有设备啊。”于是,杨治玉还自掏腰包买来音响、舞蹈道具,并免费为大家统一购置了服装,教大家练习舞蹈。在杨治玉的带动下,舞蹈队的人数越来越多。现在,百花村舞蹈队一共有二十七个人,队员中年纪小的三十几岁,年纪大的甚至都八十岁了。

    除了每晚固定的舞蹈时间,杨治玉还时常带着队伍参加社区的公益性演出。“只要社区有活动,需要我们,我们就会去。”杨治玉说。

    耐心示范 手把手指导

    “今天我们跳几首新歌曲,大家跟着我学。“每天晚上,杨治玉都会准时到达思源公园文化广场,和队员一起调试设备,挑选曲目。来跳舞的人大多数都没有基础,杨治玉就按照节拍教学,为他们讲解舞蹈的分解动作,一遍一遍耐心示范,现场手把手纠正动作。久而久之,杨治玉教出了一套心得:“不能凶,不能急躁,把每一个动作舞姿都细细地做分解示范。不少人刚开始都不敢跳,要鼓励她,总会越跳越好的。”一遍不会教两遍,教到会为止,这一教就是十二年。

    “平均一个星期教一个新舞蹈,我先学了再去教队员。”据杨治玉介绍,她经常在网络上搜索适合中老年人的歌曲和舞蹈,自己先看两遍视频,然后闭上眼睛回忆动作,最后再跟着音乐跳一遍。“一般十来分钟就能学会。”杨治玉说。她还会征求队员的意见,把大家都已经烂熟于心的歌曲删掉,换上新歌。“跳新的比较有劲,大家兴趣也更浓厚,担心学不会的话还会更认真专注。”队员沈海说。此外,部分队员年纪较大,考虑到他们的身体状况,队伍选择的歌曲和舞蹈都很柔和,每次跳一个小时,遇到下雨天和高温天也会暂停跳舞。

    在这十二年里,杨治玉不计个人得失,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大家问她其他教坝坝舞的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比如用音箱、找一些歌曲、学新舞蹈等等,都需要一定的精力及费用,为什么她不收取呢?杨治玉总是笑着说:”坝坝舞既锻炼身体也愉悦心情,大家都是一个社区的街坊邻居,我帮助了大家,我也感到快乐。”

    身心愉悦 越跳越精神

    “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大家跳舞的时候都会互相倾诉,心情会舒缓很多。”队员杨莉说,跳舞除了让她郁闷的心情得到释放外,有时候大家也会分享自己游玩时遇见的趣事、带回来的土特产,邻里感情越来越好。

    谈及长期坚持跳舞后的变化,队员们纷纷踊跃地告诉记者。“我来跳舞之前走路弯腰驼背的,但是跳了两三年后,背明显伸直了一些。”队员许芳说,她觉得有一部分原因应该是她长期跳舞,活动了筋骨。

    “我刚开始的时候特别胖,人也比较内向不爱说话。自从加入了舞蹈队后,身材苗条了许多,而且性格也开朗了不少。”看着自己的改变,队员刘娟特别欣喜。“刘娟跳舞很认真,比较有毅力,现在还经常问我要不要去参加社区的活动。”杨治玉开心地笑道。

    十二年,杨治玉和队员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亲似一家人。“大家经常在微信群里聊天。我早上起来得比较晚,打开手机微信群里已经有上百条消息,大家都在互道‘早上好’。”杨治玉一边说还一边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而逢年过节,队员们也会特意聚一聚,“今年过年打算每个队员做一道菜,大家一起在家里吃。”

    眼看年纪渐长,杨治玉也有自己的打算。“岁数大了,跳不动了的时候就把队伍交给年轻点的队员。”杨治玉表示。

    (记者 张永香)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