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我区出台《重庆市大渡口区“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

(记者 廖雅尘)“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为进一步保障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发展,日前,《重庆市大渡口区“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完成。

《规划》提出,到2025年,残疾人生活品质得到新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多层次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困难和重度残疾人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残疾人逐步享有均等化、便利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残疾人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受教育水平继续提高,实现更加充分更加高质量的就业;无障碍的社会环境不断优化,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平等权利得到更好实现。

健全多层次残疾人

社会保障体系

《规划》明确提出,将建立帮扶机制,加强对困难残疾人支出骤增或收入骤减等情况的动态监测,及时对困难残疾人给予帮扶。在社会救助保障方面,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提供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强化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的互补衔接,并加强困难残疾人临时救助。

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落实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补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扩大残疾人保险覆盖率和待遇水平,落实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补贴政策,实现应保尽保;继续为残疾人购买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加快发展重度残疾人照护和托养服务,为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照护、居家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照护服务;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项目,为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护理照料,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职业康复,劳动技能培训,辅助性就业等服务。

贯彻落实残疾军人和伤残民警抚恤优待政策,促进残疾军人、伤残民警残疾评定标准与国家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标准合理衔接,保证残疾军人、伤残民警优先享受扶残助残政策待遇、普惠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大力促进

城乡残疾人就业创业

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大残疾人就业资金投入,保障残疾人就业培训、奖励补贴、就业服务等,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支持兴办辅助性就业机构,组织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等就业困难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支持残疾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振兴传统工艺等项目;积极落实公益性岗位招用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政策;鼓励残疾人亲属就业创业,确保残疾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规划》提出,提升残疾人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将残疾人作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重点群体,帮助有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相应的职业素质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加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残疾人直播带货、视频剪辑等新就业形态技能培训。

将依托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和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组织、市场主体,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为残疾人和用人单位提供全链条、专业化、多元化、精准化服务;将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残疾人纳入就业援助范围,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服务活动;发挥“爱心惠残”众创空间创业孵化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残疾人创业就业。

努力促进

残疾人公共服务均等化

《规划》提出,将全面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持保障签约医生为残疾人就近就便提供基本医疗、居家康复护理等个性化签约服务;完善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继续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加强康复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专业人才培养和全员规范化培训;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使供需对接更加精准,着力保障残疾人享受均等化康复服务。

落实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完善残疾预防服务网络,提升全社会残疾风险综合防控能力。将扶残助残纳入公民道德建设、文明创建活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逐步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打造残疾人事业好新闻、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和助残人物评选等宣传平台和品牌,培育一支覆盖面广、战斗力强的残疾人事业宣传队伍。

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方面,《规划》指出,将残疾人文化工作融入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局,提高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依托社会文化资源搭建支持残疾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以基层残疾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活动;深化区图书馆盲文阅览室服务功能、推动区博物馆信息可视化(通用手语)讲解、办好区老年大学残联分校;打造富有特色的残疾人文创品牌,创建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发展残疾人文化产业。

体育事业方面,建立残健体育融合发展机制,将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纳入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积极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对残疾人免费或优惠开放,并参与各类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赛事,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身边化服务。

推动残疾人事业

向着现代化迈进

创新残疾人法律服务和权益维护,开展残疾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专项行动,将残疾人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点对象,扩大残疾人享受法律救助的案件范围。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站建设,充分发挥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出行权益。

在完善残疾人信访工作方面。《规划》指出,要提高信访工作规范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健全以区残联为骨干、以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为依托的全区残疾人信访工作网络。同时,发挥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和网络信访平台作用,建立健全残疾人权益维护应急处置机制。

要提升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水平,新建设施严格执行无障碍相关标准规范,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将信息无障碍作为新型智慧城区、数字乡村建设的组成部分,纳入文明城区、新型智慧城区建设指标,加快政府政务、公共服务等信息无障碍建设。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残疾人事业协同发展,建立常态化交流与合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战略协同、政策衔接和工作对接;畅通两地残疾人工作交流渠道,共同推动残疾人康复、就业、文化等事业发展,落实残疾人公共服务事项“川渝通办”。

此外,《规划》还提出,未来,我区还将在深化残联群团改革、残疾人保障措施以及监测评估等方面发力。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