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2月10日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以来,区委宣传部、区创文办以此为契机,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推动形成“崇善尚义、做义渡热心人,创新奋进、创全国文明城”的社会共识,实现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良好开局。
构建工作体系全域参与“创文”
自从创建工作启动后,我区强化统筹谋划,区委书记余长明亲自担任区创文指挥部总指挥长,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主要领导分别任指挥长,相关区领导任副指挥长,构建起“1部+1办+11组”创建工作体系,形成了“党政齐抓、条块结合、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具体而言,“1部”就是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指挥部,“1办”就是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指挥部办公室,“11组”就是11个工作推进组。自开展工作以来,区创文办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督促,定期召开月调度会、工作推进会、调研会等,健全业务培训机制,着力提高创建工作能力和水平。
此外,区创文办还制定《大渡口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总体方案》,明确2022—2026年阶段性创建目标,坚持全面动员、全面覆盖、全面推进,并对《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工作手册(2022年)》各项指标进行分解细化和量化,形成你追我赶、全域创建的良好氛围。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中,我区创新打造“理论快递”党建品牌,组建一支400余人的理论“快递员”队伍,第一时间将党的理论、政策法规等知识通过院坝会、大讲堂等多种“打包”方式,最快速度送到党员干部与基层群众手上。自该品牌成立以来,我区每年开展各类理论宣讲3000余场,覆盖党员群众近20万人,“理论快递”宣讲团荣获中宣部“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称号。
2022年,我区完成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迁建项目,全覆盖提档升级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9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同时,构建“1+6+8+N”“义渡热爱”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培育志愿服务队伍400余支、志愿者10.5万余人。此外,我区大力提升重庆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活跃度,志愿者注册人数占常住人口的25%,并且积极推广爱心银行、德分宝,八桥镇公益积分云平台获《人民日报》点赞。
树立先进典型争学榜样精神
榜样,一个掷地有声的词语,他们是“鲜明的旗帜”引领方向,是“高举的火炬”照亮前路,是“挺起的脊梁”予人力量……
3月1日,由区委、区政府主办的纪念学雷锋60周年志愿服务暨“文明行为促进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区政府广场举行。主席台上,“莎姐”检察官梅玫、“新时代重庆好少年”章楚媛、“全国劳动模范”刘太钟、“中国好人”曾信华向广大市民发出文明行为倡议,号召学雷锋、树新风,为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的大渡口篇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年来,我区积极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和学习宣传活动。王红旭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100余人(集体)获评“中国好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300余人(集体)获评“重庆市道德模范”“重庆好人”等市级荣誉称号。
2022年,曾信华等8人获评“中国好人”“重庆市道德模范”“重庆好人”等;曹栩嘉等8人获评重庆市2022年度“新时代好少年、好老师、好家长”称号;肖淇尔等6人(单位)分获重庆市劳动教育典型不同奖项;李秋阳等11人(单位)分获重庆市未成年人九童圆梦“甜甜虎”春节行动不同奖项。
时代楷模,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时代的一面旗帜。启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以来,我区在此基础上推进“五个一”行动,持续弘扬时代楷模精神,营造“时代楷模顶天立地、先进典型铺天盖地”的良好社会氛围。
2022年9月,我区新建成1.8万余平方米的育才小学分校,以英雄之名命名为“红旭学校”,设置15个班级,让楷模精神扎得更深;在中华美德公园,王红旭老师和救命“人链”群体雕塑的主题广场让楷模精神立得更稳;《生命的奔跑》《用生命托举师魂》《最后一次百米冲刺》等10余部融媒体作品让楷模精神传得更开;《奔跑的那道光》《最后的课堂》《用生命托举希望》文艺作品,让楷模精神流传得更广;大渡口红旭水上救援队、“感动义渡十大人物”等队伍,让楷模精神行得更远……
弘扬文明之风效果深入人心
“志愿者上门为我免费理发,社区经常开展各种文艺活动,生活在这里很幸福。”“不管谁家有困难,社区网格员、志愿者都会来帮忙。”……最近,提起新山村街道光明社区,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感到很幸福。
近年来,新山村街道光明社区立足发展实际和居民需求,以文化治理为主线、以文化活动来推动、以精细服务赢民心的工作方法,倾力打造文明社区,将文明社区名片越擦越亮。2022年1月,光明社区获得2019-2021年度“重庆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与此同时,我区全方位推进文明传播活动,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光盘食尚”“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等文明实践活动,利用乡情乡史馆、大渡口网、微信公众号等载体,设计刊播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垃圾分类等文明新风公益广告,新时代文明新风深入人心。此外,跳磴镇石盘村、八桥镇凤阳村等11个单位分别成功创建重庆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文明之花在这座城市处处绽放。
“聚焦文明行为养成,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十项文明行为我在做’活动,形成‘1+N’活动方案,引导群众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区创文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活动一经开展,迅速在全区掀起热潮。
例如,区教委将“十项文明行为我在做”活动常态化、系统化和课程化,通过“午餐有礼”“小学十会”“问候礼仪”等校本课程研发,做实“十项文明行为我在做”活动;区城市管理局将“十项文明行为我在做”活动与“全民动手·共同缔造山城美丽家园”主题活动相结合,组织发动系统党员干部参与“迎新春送温情”“文明新生活”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将“十项文明行为我在做”活动与停车治理结合起来,在全市率先探索出一条“社会共建、资源共享、多元共治”的治理新路径,全力为人民群众纾困解难……
除此之外,我区还结合《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将法律融入文明创建各项工作,印发普法宣传漫画12000册;组织集体婚礼,打造移风易俗的“义渡新风”品牌;结合疫情防控,深入开展“疫情要防住、文明在行动”八大主题活动,引导群众树立现代文明理念,追求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