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文琰)5月15日,在区残联打造的心光手艺人工作室里,十余名残疾人正全神贯注地制作摩托车配件。通过这样“打零工”的方式,他们每人每月能获得几百元的收入。
2022年7月,在区残联的支持指导下,区爱心惠残众创空间服务中心与重庆三木华瑞机电有限公司建立“零工市场”,采取“订单式就业”服务,为辖区残疾人提供就业平台。
目前,“零工市场”主要针对摩托车配件电子元器件进行加工,同时为有就业意向但缺乏专业技能的残疾务工人员提供免费技能培训。
在实际生产中,残疾人可以将配件带回家制作,也可以在服务中心制作。灵活的方式,有效帮助了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加了收入、减轻了负担。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已有32名残疾人“打零工”,年总收入突破万元。
近年来,区残联积极找市场、找产品,在稳固辅助性就业机构心光手艺人工作室开展文创产品制作的同时,积极与区人力社保局对接,开辟就业新路径。同时,区残联还采取多项帮扶措施,拓宽就业渠道,通过政策宣传,动员无劳动能力残疾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胜任的岗位或做一些辅助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