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雅路附近交付的新楼盘入住率越来越高,周围还有学校,出行不方便,能不能优化附近已有的公交线路?”今年2月,在了解到市民的诉求后,区交通局第一时间对该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为了更精准地掌握群众出行需求,区交通局还实地走访了沿线小区和社区。最后,根据线路资源和居民需求,区交通局积极协调公交企业调整1257路和259路公交车改经景雅路运行,有效解决了市民出行难题。
随着我区公交线路的不断优化调整,享受到公交出行便利的,远不止上班族”“学生党”等。
“现在从轨道新山村站可以换乘公交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了,以后去做康复理疗方便多了。”刚从轻轨站走出来的市民刘女士惊喜地说道。记者了解到,为方便市民前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就医,配套医院的投用,我区同步实施了公交1288路的优化调整,新设钢城大道南段路口站,有就医需求的乘客可以乘坐1288路在钢城大道南段路口站下车,即可到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今年以来,我区积极推进公交基础设施改善,建桥园区C区公交首末站于6年正式移交启用,黄桷堡公交枢纽站场和陈庹路公交枢纽站场二期先后开工建设,同步公交基础设施的改善。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7条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超额完成了全年线路优化调整工作目标。
城市公共交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重大民生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对公交线路优化调整过程中,我区既从小处“落笔”,让市民感受到“民生温度”,又从大处着眼,全力匹配城市发展战略,适时开通接驳轨道交通的新线路,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目前,我区现开行有45条公交线路,5街3镇32个行政村区域覆盖无盲区,辖区9个轨道站点均实现了与地面公交的有效接驳换乘。
区交通局坚持人民立场、践行群众路线,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聚焦交通领域民生问题,打通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居民交通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地面公交线网优化,重点做好地面公交与新开通轨道交通线路的接驳换乘,提高新建成区和产业园区公交服务能力。”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填补区域空白、衔接轨道交通等方式,不断提高我区公共交通民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百姓多元化、高品质公交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