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当好大渡口法治建设的“铺路人” ——记区公安分局法制支队支队长庸佚名

庸佚名审查卷宗

全媒体记者 文琰 文/图

一叠叠厚厚的案件卷宗,一个个埋头办案的日日夜夜,一张张欣慰满足的当事人笑脸,这是区公安分局法制支队支队长庸佚名的日常工作。坚守法制一线多年,庸佚名坚守初心、雷厉风行、认真细致、任劳任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公平正义,用青春和热血默默耕耘着,用如磐初心践行着一名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

从警13年,庸佚名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市公安分局嘉奖5次,获“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女民警”“重庆市巾帼建功标兵”“重庆市公安局优秀共青团干部”“区优秀女民警”“区十佳青年民警”等荣誉称号。“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甘做法治事业的‘燃灯者’,甘当法治建设的‘铺路人’。”是她一直践行的从警誓言。

严守公安执法“生命线”

1988年出生的庸佚名扎着利落的马尾,她语速快,说话有条理,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法制女警干练的气质。

执法规范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作为执法监督部门,法制支队需要全程对案件办理进行监督和指导,为严守公安执法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庸佚名对每起案件都严把证据关、程序关、质量关。

“办事较真,火眼金睛”是同事们对她工作的褒奖评价。按庸佚名的话说,她除了认真细心,剩下的全是“鸡蛋里挑骨头”的执着和倔强。有时庸佚名会自嘲自己可能是分局最“招人烦”的民警。每次办案民警来送审案子,庸佚名都要翻了又翻,看了又看,琢磨了再琢磨,最后才慎重审签。民警在办案中遇到把握不准的难题,总会第一时间想到庸佚名。而面对这些“疑难杂症”,庸佚名都会仔细分析,认真解答,给出切实的意见和依据。

“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是庸佚名的一句口头禅。

2023年,区公安分局执法质量考核连续三个季度排名全市第一,执法规范化建设年度考核排名全市第一。其中,庸佚名累计审查案件500余起,发现整改各类执法质量问题300余个,有效促进分局整体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的提高,有力提升了公安执法的公信力,为平安大渡口建设筑牢法治根基。

练好执法能力“基本功”

“干法制工作的,就是要在民警办案遇到困难时,解疑释惑,给他们吃下‘定心丸’,办案有底气!”从事法制工作多年,庸佚名深知基层民警办案的不易。不管什么时间,她只要接到电话、只要办案单位有需要,她都会给出指导意见。

法制民警是公安队伍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作为执法监督部门,法制民警全程对案件办理进行监督和指导。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庸佚名严格按照案件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开展审查监督,严守证据、卷宗两道关卡。为了倒逼“关键少数”强化责任意识,庸佚名建立每月刑事行政案件全面评查机制,通过加大考评、全面监督、培训指导一系列法制组合拳,积极构建案前、案中、案后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体系。此外,她还定期开展法制例会与送教上门,通过对典型案例评析与疑难案件复盘,为各办案单位集中解决共性法制难题。

当被问起“铁案”是如何练成的?庸佚名说,作为“案件质检员”,在履行监督职责时“不打折扣”,才有效保证了办案民警及时、规范地开展调查取证工作,推动分局案件办理速度和质量的双提升。

在强化执法机制建设上,庸佚名建立法制员每日工作清单、办案民警积分考核制度,针对多发、易发、常发执法问题制发法律文书模板42个;强化重点案件法制服务保障,制定出租房屋相关人员违法犯罪打击、信访活动违法犯罪打击等5个取证指引。

以法育人“护未”成长

“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和系统性工程。”庸佚名说,在抓实业务工作外,她还积极参加“莎姐守未”,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坚持关爱救助未成年人被害人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并重,在最大限度挽救罪行较轻、初犯偶犯未成年人的同时,积极推动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和源头预防。

2023年6月,区公安分局受理了一起校园暴力案件,该案件的嫌疑人和被害人均为未成年在校学生。经过前期对案情的充分了解,庸佚名从涉案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日常教育、思想引导等,多角度与该案嫌疑人及受害人双方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耐心的思想和法制教育,嫌疑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向被害人赔礼道歉,其监护人也同意赔偿合理的损失,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案件尘埃落定,但工作尚未停止。庸佚名积极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校园安全综合治理、社会法治氛围建设等工作,不断拓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外延,形成了“警、校、家、社”四位一体的防侵害、防骚扰、防欺凌等未成年人工作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社区民警、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的法治宣传作用,庸佚名还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指导相关警种民警辅警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为师生家长宣传法律和安全教育。在严谨肃穆的法治讲堂上,她引经据典以案释法,把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成青少年更容易理解的“法治营养餐”;在涉及未成年人的疑难案件中,她旁征博引逐案剖析,依法有效地减少当事人的心理负担。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