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火出圈的“三伏天晒背”有些做法却不对

近日,晒背养生走红网络,在社交软件上搜索“晒背”,能看到许多网友分享自己晒背的心得和体验。一块垫子、一片平地即可“开晒”。那么晒背真的有用吗?怎么晒?今天,医生就来和大家聊聊如何正确“晒背”。

适当晒背有利于增强体质

在中医看来,晒背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养生方式。背部是人体阳气汇聚的重要部位,有两大经络——督脉和膀胱经。督脉总管一身之阳。膀胱经是一条从头至足贯穿全身的经脉,与十二脏腑密切相关。晒背可以直接利用太阳的阳气,起到温阳散寒、疏通经络以及祛除体内宿寒淤堵的作用。

晒背要晒到“点”上

随着“晒背”大军的日益壮大,网络上也不乏“晒背”伤身的案例。中暑的、晒伤的,甚至晒出横纹肌溶解的,比比皆是。由此可见,三伏天“晒背”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夏日阳光猛烈,“晒背”的时间要根据不同人的耐受程度而定,老人、体虚之人建议晒温和的阳光。一般来说,三伏天的8~10时,16~18时是比较适宜的,午时(11~13时)、未时(13~15时)要谨防中暑。

“晒背”时背朝太阳,头稍低下,脖颈处(大椎穴)要晒到。若在室外,应当选背风的地方,不可直接暴晒头部,可用帽子或伞遮挡。暴露皮肤直接和阳光接触最好,男生光背晒,女生可以穿露背衫,坐着或者趴着都可以。对于吸收阳气来说隔着衣服晒也是有效的,只是会弱一点。

另外,“晒背”过程中需及时补充水分(温开水或淡盐水),晒太阳之后毛孔打开,需要在阴凉处及时把汗湿的衣服换下,一定要等汗停了再进入空调室,不可直接吹空调、喝冷饮。手边可以预备防暑降温药品,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风油精等,以便应急之用。

“晒背”并非人人都适合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晒背”也要因人而异,那么哪些人适合呢?概括来说阳虚、亚健康、体质较弱人群,比如免疫力低,肢体困倦、经常感冒的人;体虚自汗、手脚冰凉,特别是伴有舌胖或有齿痕、舌苔腻的人;怕风畏寒、容易腹泻的人;女性小腹凉、痛经的人;还有一些颈椎病、腰椎不好的人。

至于阳热体质,阴虚火旺者不宜“晒背”。再有,“晒背”不当容易造成中暑、晒伤,平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也不适合自行“晒背”。儿童、紫外线过敏者、月经期、孕妇更不建议,应当听从专业医师指导。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