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重庆三木华瑞机电有限公司 引入智能化生产线 产能翻一倍

技术人员调试设备

厂房外,工人驾驶叉车搬运货物;厂房内,自动化机械臂高效运转……8月8日,记者走进位于建桥工业园A区的重庆三木华瑞机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木华瑞”),见到了企业赶订单、忙生产、促建设的一幕。

三木华瑞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集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摩托车电装品及通机电器的企业,目前,投入先进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26条,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公司产品占全国30%左右的摩托车电装品份额。

生产线的更新,成为三木华瑞效益提升的缩影,谈起其中的关键,该公司技术部部长刘元伟总结了八个字:“设备更新,智能制造。”

跟随刘元伟的脚步,记者走进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从物料上线到零部件精加工,每一道工序都有相对应的自动化机械手臂进行智能作业。“通过设备更新,技术人员只需设置好相关程序,设备便实现自动化生产,工人能及时掌握生产消耗情况,进而淘汰落后产能。”刘元伟告诉记者。

近年来,三木华瑞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产品质量。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加快推动技术革新和核心产品迭代升级,积极打造数字化工厂,利用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对原有的生产线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公司围绕智能化改造,投入2300万元,分别在生产线智能化设备、信息化平台、软硬件设备购置上下功夫,打造出SMT表面器件贴装无尘车间、90自动化继电器车间、机械冲压加工车间等。”刘元伟介绍道,智能化改造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让企业能更快响应市场需求,持续提高产品竞争力,帮助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和优化生产流程,还能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不断抢占市场份额。

在SMT表面贴装车间,电子器件正进入贴片工序,“以前一个小时只能生产约800件产品,现在一个小时能生产1600件左右,用上新流水线之后,产能翻了一倍。”三木华瑞员工介绍。

不仅如此,三木华瑞还打造了技术开发管理平台、质量管控平台、设备管理平台、磨具监控管理平台作为车间的“作战大脑”。过去,纸质清单数据更新不及时,人工统计疏漏难免。如今,在智能管控系统的统一调度下,能够实时采集来自生产线的各种数据,并立即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了物料从毛坯到成品的无人化生产,以及产线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全过程追溯,使生产尽显“科技范儿”,有效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如今,物联网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对设备数据、品质管控、技术开发、模具管理形成了整个生产环节中的“中枢神经”,为企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录入数据后,系统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数据化统计,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给后台,产品合格率大幅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三木华瑞销售额2.8亿元,同比上升30%左右。

摩托车电器、电机电控、新能源电机核心零部件……三木华瑞每一款产品都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研发升级,满足各种工业企业需求。该公司基于自有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建立了较高的技术竞争壁垒,具备年产500万套电装品、300万套磁电机以及250万套启动电机的生产能力。研发生产的摩托车核心部件服务于国内外知名的摩托车生产企业,与宗申、隆鑫等多家知名摩托车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配套关系,在摩托车电机及摩托车电子元件市场具有领先地位。同时,也是重庆市“小巨人”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未来,三木华瑞将继续加大智能制造投入,优化生产流程与人员结构,确保公司的技术与产品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性价比,以助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全媒体记者 胡洋 实习生杨馨)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