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发挥专科优势 提升区域医疗竞争力

据了解,大渡口区全力促进辖区各医院培育并壮大自身优势与特色医疗专科,在设备配置、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加大投入力度。当前,全区各医院众多目标清晰、重点突出的特色科室崭露头角,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需求,进一步提升区域医疗服务竞争力。

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用消化内镜高级微创诊治肝病难题

消化内科医生与患者沟通

消化系统对维持生命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医生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作为医院的特色专科,逐步形成了以消化道疾病诊治为基础,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在消化内镜高级微创诊疗技术,以及各种疑难、危重肝病的诊治方面独具特色,科室在为患者解除病困的同时,也将医者仁心坚守在每个人的心里。

“消化内科属于内科系统中微创操作较多的科室。”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夏炜表示,消化内镜作为胃肠道疾病诊断与微创治疗的关键手段,医院大力发展消化内镜技术,目前,内镜中心能够全面开展众多消化内镜领域的检查与治疗项目,为患者提供精准诊断和有效治疗。

据了解,区人民医院重点建设消化内科,在设备配置、科研教学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为将其建设成为守护居民健康的有效防护屏障,医院于2022年对消化内镜中心进行了一次全面升级改造,实现“胃肠诊疗一站式”服务。“中心引进了多台国内最先进最高端的设备,能更清楚、更早期地发现局部微小病变。”夏炜说,目前,中心可开展无痛或普通胃镜及肠镜检查、内镜下筛查治疗消化道早期癌、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消化道息肉切除术等内镜下治疗和碳13呼气试验检查。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科室组建了一支精英团队,现有医护人员24人,其中主治医师10人、研究生6人,他们均在胃肠专科及消化内镜领域深耕20载,拥有娴熟的内镜操作技巧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凭借着这支专业团队,科室能够收治各类消化道疾病患者,如消化道出血、肝硬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胰腺炎、黄疸、胆总管结石、溃疡性结肠炎、消化系统肿瘤以及功能性胃肠病等,并在消化道肿瘤的化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长期随访,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良好的沟通也是有效治疗的“法宝”。消化内科近两年的患者逐渐增多,同时部分患者还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医生除了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还要学会“察言观色”,耐心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诉求,制定个体化精准治疗,全力满足患者所需。

2025年1月初,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性患者被紧急送至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他双手紧紧捂着腹部,面色苍白如纸,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额头滚落,嘴里发出痛苦的呻吟。经医生仔细询问和全面检查,原来是长期大量饮酒,且饮食作息极度紊乱,致使急性胰腺炎突然发作。

科室迅速启动紧急治疗方案,医生们依据丰富的临床经验快速为患者量身定制药物治疗方案。护士们也耐心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治疗期间的各种注意事项,用温暖的话语安抚他们焦虑不安的情绪。在医护人员近一周的悉心照料下,患者的病情逐渐趋于稳定并明显好转。

“太感谢你们了!以前碰到这类紧急情况肯定就往更大的医院医治了,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把这么严重的病治好。不仅节省了大把时间,还让我少受了不少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出院时,该患者紧紧握住医生的手,连声道谢。

技术创新是科室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科室始终围绕学科建设这一主线,高度重视科研能力的提升,积极参与市级课题研究,并全力支持医护人员前往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培养策略,推动科室技术水平持续攀升。未来,科室还将重点发展内镜中心,开展内镜下检查及治疗并引进高级人才,进一步加强后备力量梯队,带动科室发展,实现技术突破。

重钢总医院急诊医学科

快速反应精准救治 把握患者“黄金时间”

急诊医护人员研究治疗方案

“多亏你们争分夺秒,将我从‘死神的魔爪’中抢了回来,救了我一命!”近日,37岁的王杰(化名)在重钢总医院急诊医学科得到及时救治后,连向科室医护人员表达感谢。

据王杰回忆,当时正值傍晚,自己在家中休息,突然感觉胸前疼痛不适,持续不缓解,并伴随全身出汗,家人见状,即刻搀扶王杰到就近医院就诊,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生命危在旦夕,为进一步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立即转院到重钢总医院。

病情十万火急,每一秒都不容耽搁!到达重钢总医院后,急诊医学科瞬间开启“极速救援模式”。医护人员分工明确、行动如风,建立静脉通路、完善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检查,同时开启“绿色通道”,联系心血管内科介入室做好救治准备,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开通病人冠脉血管,让供血恢复。

然而,挑战接踵而至。病人的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血压骤降、突发室颤,医护人员立即展开心肺复苏。一下、两下、三下……抢救期间伴随着数次电击除颤,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紧急救援,病人终于恢复了心跳,在场医护人员都长舒一口气。

“心脏病患者中最严重的情况是心脏骤停,会造成心、脑等重要器官发生严重缺血、缺氧,如果不及时干预和急救,将导致生命终止。”急诊医学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会下降10%,在“黄金4分钟”和“白金10分钟”内紧急给予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在这次抢救中,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相互配合,全力以赴,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这得益于医护人员们成熟的急救服务能力及应急反应能力。

在急诊医学科,像这样的抢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作为医院面向广大患者的第一窗口,急诊医学科是救治危重患者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沿阵地。所以,这里也被称为“离死亡最近的地方”,无论风吹雨打,急诊科总是24小时“不打烊”。

据了解,重钢总医院急诊医学科是大渡口区一院一特色专科之一,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按照最新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标准进行建设,是主城西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建设最规范、综合实力最强的三级医院急诊医学科,采取“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模式,年急诊4万余人次,年抢救近千人次,是大渡口区急诊医疗质量控制分中心,也是大渡口区最大的急救中心、国家级胸痛中心。

“医院的周祖军医生到重医附二院进修后回院,主要负责慢性创面管理,针对难治性受压区4期压疮开展皮瓣手术、植皮手术,这大大填补了我区医疗行业运用皮瓣手术治疗压疮的空白。”急诊医学科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急诊医学科危重患者救治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除了加强质量控制及改进措施,协助心内科、神经内科,规范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外,还成立了院级创伤中心,以MDT模式开展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的救治一体化综合救治,且救治严重创伤患者均取得较好效果,无严重创伤患者在早期死亡。

此外,急诊医学科还不断精耕医疗,强化科研攻关与人才培养,并凭借高级心肺复苏仪、监护除颤起搏仪等多种先进设备为患者病情的精细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技术保障。2024年以来,急诊医学科卒中患者有480余人,年门诊51000余人次,120出诊3000余次,抢救1900余人次,用爱心贴心救治、服务重症病人,深受群众赞誉。

“2025年,我们将进一步把中毒患者收治本科室治疗,针对亚专业对医护人员进行定向培训,提高全科人员急诊急救技能培训,并继续坚持每周二、周五培训学习,外送进修医护至高水平医院进修。”急诊医学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还将重点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建设,完善急诊科信息系统。(全媒体记者 黄兰清 胡洋 文/图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