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涵菓 文/图
2023年4月,重庆市启动数字重庆建设,探索超大城市治理之路,在数字重庆建设的浪潮中,有这样一位创业者,他毅然放弃企业高管的稳定职位,投身于充满挑战的创业之路。他就是大渡口区人大代表、国卓(重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卓科技”)创始人兼总经理刘文贵。
刘文贵曾是一名职业经理人,就职于国内某知名IT企业,在信息产业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成就。稳定的工作环境、相对优渥的薪资待遇,却没有让刘文贵止步于此。2024年,他做出了一个艰难但坚定的决定——自主创业。
把握机遇
坚定投身数字应用研发
“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时代。”即使在全球经济承压下行的背景下,创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各行各业竞争都越趋白热化,但刘文贵一直这样认为。
刘文贵的信心来源于重庆市的一项重点工作——数字重庆建设。这项工作自启动以来,主要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促进各领域工作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体制机制重塑,加快形成与数字变革时代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整体推动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实现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是一项探索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不管是数字政务还是数字经济,重庆在数字化、智能化领域涌现出大量的数字应用和市场需求。刘文贵作为一名IT“老兵”,毅然发现了自己的创业机会。
数字重庆建设不仅是国家数字经济的深化,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深耕政务信息化领域近二十年的刘文贵,深知数字重庆建设所带来的无限发展机会。“近年来,大渡口区进一步抢抓数字机遇、用好数字赋能,紧紧围绕数字重庆建设‘1361’整体框架布局,以工作的具体化、推进的时序化、效果的可视化,蹄疾步稳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刘文贵说,这些让他以及国卓科技明确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赋能政务、军工及企业等领域的发展方向。
深度参与
数十产品应用于数字建设
虽然有了需求和机会,但如何捕捉好商业?如何找准自己的方向和赛道?如何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在这样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如何抓得住订单?对于创业者来说,这一切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2024年,国卓科技落户大渡口区天安数码城园区,虽刚起步,但刘文贵和他的团队却满怀信心。
公司取名“国卓”,寓意“与国同频、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卓然前行”,其核心团队在政务行业拥有超过十年的从业经验,深度参与了数字重庆建设相关工作,已有超过十个相关案例,并拥有多款成熟产品,如智能靶场、企业商情服务平台等。
其中,智能靶场系统针对军事训练效益的提高横空出世。遵循“系统建设一体化、业务覆盖全面化、综合态势可视化、信息数据共享化、人机互动人性化、辅助决策智能化”的“六化”要求,智能靶场系统整体架构按照一个可视化平台、多个系统的模式,充分利用通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治理、可视化平台等新一代信息科技技术,整合现有的各类基础设施和硬件系统,实现靶场管理的智能化,统一调度训练资源,为训练指挥员提供基础保障管理,实时采集靶场训练数据,综合分析治理,为训练人员创造智能、高效、合理、科学的训练环境,全面提高军事训练效益。
智能靶场系统利用新一代信息科技技术,构建了全面的业务支撑环境,实现了靶场管理的智能化,已在国内多个训练基地实现应用,获得了用户的好评。
如同刘文贵一样,一大批的ICT企业在数字重庆建设过程中得到成长。大渡口区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启动“满天星计划”,据统计,自该计划启动以来获市级认定满天星企业541家;承接贯通“瓶装燃气智慧管理”“通信设施管理在线”“智汇攻关”“企业吹哨部门报道”等多项市级应用;2024年全年累计梳理5批次75个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单年发布个数和总投资额均创历史新高……一个个服务企业群众的“小场景”迭代为“大应用”,多个关联“一件事”向综合场景集成。
在数字重庆建设的大背景下,大渡口区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积极的举措,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企业,共同书写着数字经济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