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到1960年,从钢花飞溅的车间到人才辈出的高等学府,从民兵师的铿锵步伐到市井街巷的烟火气,这些珍贵的历史瞬间,不仅记录了大渡口在工业发展、教育进步、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卓越贡献,更凝聚着一代代建设者的智慧与热血,成为这座城市永恒的精神丰碑。
1960年
刘少奇高度肯定“中华牌”钢轨
1960年5月12日,国家主席刘少奇来到重钢视察。刘主席参观了焦化厂、大轧厂、第二炼钢厂等重要生产现场后,对成渝铁路是用重钢生产的“中华牌”钢轨铺成一事,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根钢轨是重钢生产的,这样就对了!”
1960年
这家工厂产品,连续5年西南地区质量第一
地处茄子溪的重庆木材综合工厂,最早于1951年在大渡口落中子建贮木场,曾经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木材加工企业。重庆木材综合工厂办公楼建于1960年,2016年列入重庆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重庆木材综合工厂的主导产品有锯材、装饰板、纤维板、刨花板、门框窗、板式门、折叠椅、影剧椅等。“山城牌”纤维板的质量,连续5年被评为西南地区第一名。图为重庆木材综合工厂办公楼。
1959年
黄桷大楼,重钢时代的地标建筑
坐落在新山村街道的黄桷大楼,因伴依着一棵枝叶繁茂的黄桷树而得名。黄桷大楼建成于1959年,是重钢职工的宿舍楼,是当时有名的地标式建筑物。1994年,一个交织着叫卖声的农贸市场在这里诞生了。如今,虽然黄桷大楼已不复存在,但曾经农贸市场的热闹,却让人至今难忘。
1959年
森工礼堂变身街道办公大楼
位于茄子溪街道的森工礼堂,1959年竣工投用,是木综厂进行技术培训、电影放映、职工集会、文艺演出的活动场所。因为木材加工是“森林工业”效益增长点,森工礼堂由此得名。森工礼堂这个承载着欢声笑语的文化活动中心,如今已改造成为茄子溪街道办事处的办公大楼。
1958年
国庆大游行队伍中的重庆钢铁民兵师
1958年10月3日,在重庆市政府举行的30000人誓师大会上,重庆钢铁民兵师宣告成立。誓师大会上,重庆市委书记、市长任白戈代表重庆市人民武装部,向重庆钢铁民兵师授旗。此后很多年的国庆大游行队伍中,都有威武雄壮的重庆钢铁民兵师,从大渡口出发,接受全市人民的检阅。图为30000人誓师大会。
1958年
上个世纪大渡口有所高等学府
1958年8月,以重庆业余钢铁学院为基础,重庆市成立了一个培养冶金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重庆钢铁学院。重庆钢铁学院设立了炼铁、炼钢、轧钢、冶金机械设备4个专业班和一个预备班,按照国内正规高等院校的体制,4个专业班的学制都是4年。图为从前的重庆业余钢铁学院学生证。
(特约通讯员 余新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