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文琰
暮色四合,跃进村街道的长旭大牛串串店内热闹非凡。这家从18张桌子起步的社区小店,如今已成为美食界的“流量密码”,而这一蜕变背后,离不开跃进村街道的“量身定制”服务。
“街道干部带着政策上门时,我们正在为店铺选址发愁。”创始人明小宁回忆,当初老店因经营初期规模较小,门面租赁合同到期后,面临停业整改的困境。跃进村街道得知情况后,迅速行动,积极联系钢城耍街的管理运营方,最终助力店铺搬迁至中房的闲置门面。
搬迁后,长旭大牛串串的经营面积从原来的80平方米扩展至400平方米,从业人员从6人增加到23人。跃进村街道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鼓励长旭大牛串串优先吸纳辖区内的低收入人群,为其提供了合适的劳动力资源。随着店铺生意日益红火,用工需求不断攀升。针对这一情况,街道主动出击,与重庆市旅游学校开展产教融合合作,为其输送了更多专业人才。
“在区商务委的指导下,我们致力于打造‘钢城美食串串街’,通过优化周边环境、提升商业氛围等举措,进一步提升长旭大牛串串的品牌影响力。”跃进村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随着该店客流量不断增加,停车难问题逐渐凸显。为解决这一难题,街道积极协调区城市管理局,实地走访勘察,最终在店门口增设了35个停车位。2024年,街道推动闲置地块建设生态停车场,又新增了49个便民停车位。
如今,长旭大牛串串已从最初的小店,发展成为拥有3家门店、2家直营店和3家加盟店的连锁餐饮品牌,连续两年荣登“大众点评必吃榜”。截至2024年,该店的年营业额已突破1000万元。
街道对餐饮企业的扶持远不止于此。在跃进村街道经营了近30年的廖家妹油茶店,最近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街道的支持下,老板廖昌容成功开设了一家新店。
在新店装修期间,街道又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廖家妹油茶店解决了水电安装、消防审批等一系列问题。“这些事情要是自己去办,真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廖昌容感慨道。
新店开业后,街道还通过社区宣传、线上推广等多种方式,为新店引流。“现在新店的生意和老店一样好,很多老顾客也跟了过来。”廖昌容满脸笑容地说。
“除了长旭大牛串串、廖家妹油茶店,近年来,我们还在保障民生的同时利用闲置土地,引进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多元化业态。”跃进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协调社区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合伙人”基层治理新模式,引导各路能人、热心人、有心人“加盟”,为居民提供“公益+抵偿+市场”服务。
如今,跃进村街道的餐饮行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在街道的帮助下,一大批老店名店不断发展壮大,不仅为居民带来了更多美食选择,也为街道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跃进村街道围绕“产业强街、特色立街、品质建街、实干兴街”的发展思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推进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街道共有企业697家、个体经营户1370家。
“我们始终把服务辖区餐饮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政策支持、加强宣传推广等方式,助力这些老店焕发新活力,实现做大做强。”跃进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街边小店到城市名片,街道以“服务指数”换取“发展指数”,让美食经济成为撬动区域振兴的“金杠杆”。接下来,街道还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和市民的获得感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