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朱晨鹭
过去,一摞摞泛黄的案卷堆满办公桌,检察官们埋首纸页间逐字核对。如今,轻点屏幕,案件信息、证据链、协查请求等在“云端”瞬间流转,区检察院正实现“纸上”到“云端”的数字化跃迁。
5月7日,记者在区检察院“莎姐”数字指挥中心看到,硕大的电子屏幕上列举着全区未成年人相关数据,并分类形成法律执行指数、心理关爱指数、违法犯罪指数、权益受损指数的“四大指数板块”,“莎姐”指数呈现在屏幕中央。
“‘莎姐’数字指挥中心构建了‘监测—预警—处置’框架,显示的‘莎姐’指数会形成趋势图,帮助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4月,区检察院启动“‘莎姐’指数2.0”迭代升级工作,构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治理图层、创设镇街层级“莎姐”指数等未成年人保护应用,实现未成年人保护生态的整体跃迁。截至目前,已惠及未成年人10000余人次,接待参观学习60余次。
除了针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区检察院还在司法领域推进改革。
“工作中我们发现,检察院作出的刑事不起诉案件,认为需要给予被不起诉人行政处罚的,提出检察意见移送行政机关处理后存在流转不畅、监督力度不足、衔接效果不佳等问题。”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2月,区检察院创新推出“一件事”行刑反向衔接法律监督应用,构建反向衔接判断确认、行刑案件分流处置、行政裁判执行监督、复盘评价与结果运用4个多跨场景,推动刑事案件行政处罚监督全流程智能化闭环改革。
近日,区检察院在办理张某、杨某涉嫌失火罪存疑不起诉行刑反向衔接一案,虽在刑事阶段作存疑处理,但结合失火的巨大损失及社会危害程度,区检察院与行政机关实现良好衔接,促使张某、杨某得以依法处罚并执行,切实回应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情感期待。
“‘一件事’行刑反向衔接法律监督应用对推动全市行刑反向衔接规范化建设,提升办案的精细化水平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已实现‘一地创新,全市推广’。”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区检察院将持续强化数字检察工作对高质效办案推动作用,健全沟通协作机制,破解数据获取难题,提升数字思维能力,让数字检察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