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二十载淬火成钢 一心为民护平安 ——记2025年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区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李慧

全媒体记者 张永香

在大渡口,有这样一位“火焰蓝”坚守者,他以20年如一日的执着,书写着对消防救援事业的无限忠诚,始终坚守在灭火救援的最前沿,累计参与重大救援行动1500余次,成功营救群众800余人,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他,就是2025年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区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李慧。

李慧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6次,获评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优秀支队指挥员”等省部级荣誉3项,主导研发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创新灭火救援技战法7项,悉心培养业务骨干300余人。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多次荣获全市消防救援系统先进称号,用专业与奉献为大渡口区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烈火淬炼

奋战抢险一线

2024年8月21日,大渡口金界山突发森林火灾,山火无情,火势蔓延迅猛,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李慧临危不惧,利用无人机热成像建模、卫星地图标绘以及地面侦察联动,精准划定3公里隔离带,实现了72小时火线零突破。他身先士卒,带领党员突击队深入林区抢占制高点,42小时不眠不休,守护了3个行政村的安全。

同年6月20日,在双山暴雨排涝行动中,李慧带领指战员连续奋战48小时,运用远程供水系统加移动泵组协同技术,成功解救被困群众100余人。

2023年,在处置大渡口渝辉固体废物治理有限公司火灾中,李慧运用主导研发的“双头管道组件”,建立起多条供水保障体系,成功阻止火势蔓延,创造大型厂房灭火的经典案例。

……

面对“全灾种、大应急”的艰巨任务,李慧始终冲锋在前,奋战于急难险重的第一线,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担当。

锐意创新

勇当技术尖兵

重庆独特的山地地形,让传统消防作业面临“供水难”“登高难”“侦查难”等问题。李慧深知,要破解这些难题,必须向科技要战斗力。

走进区消防救援支队的装备库,一个形似“Y”字形的金属部件格外醒目——这就是李慧主导研发的“双头管道组件”。该装置获得国家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在灭火救援事故处置中,该专利技术将火场初期供水时间平均缩短5分钟。“可别小看这5分钟,火场里分秒必争,早一秒供水就能为被困人员多争取一分生机,为财产保护多赢得一线希望。”李慧告诉记者。

他还积极推动战法创新,开展无人机机场部署应用,实现辖区核心圈发生灾害时,5分钟内无人机自动侦查和灾情信息回传,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在消防供水方面,李慧利用市政管网建设全市首个远程供水系统专用取水口,解决了伏牛溪危化片区消防灭火“供水难”问题。此外,他组建全市首支“远程供水+社会救助+战勤保障”复合型救援编队,创新“模块化编组、专业化处置”机制,积极探索“一站三分队”融合建设模式,显著提升了队伍的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初心如磐

守护万家灯火

李慧始终践行“人民消防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人民的忠诚。

在消防宣传教育方面,李慧参与创建“防消宣一体化”工作机制,联合区大数据发展局,接入消防感知设备30余万个,开展“消防敲门行动”100余场,培训群众2万余人次,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明显提升。

同时,推动建立“消防微型站+网格员”联防机制,为辖区特殊困难人群安装独立式感烟探测器4000余套,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李慧常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带出一支铁军,才能守护一方平安。”为此,他创建“三维能力培养体系”(理论精研+实战强训+战例复盘),培养出10余名区县消防站主官,多人次获得市级以上“训练标兵”称号。他总结的“四同步工作法”(灾情研判同步、力量调度同步、应急通信同步、战勤保障同步)在基层推广,助力区消防救援支队获评全市消防系统优秀单位。

此外,李慧还组织石油化工、高层建筑、地下有限空间等专业队和地震、水域、森林等救援编队开展整建制全要素拉动演练,显著提升了各专业救援队伍的综合处置能力,推动实现了全区连续18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的优异成绩,为维护辖区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