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跳”出振兴路 “磴”出幸福来

全媒体记者 朱晨鹭/文 刘映呈/图

“相传,最初跳磴镇老街是一块空地,随着集市的出现使得过河的人越来越多,为便于周围村镇的人们通行,当地人就在河中石滩上打出圆孔,再打造出上方下圆的石磴。这些‘磴’与‘磴’之间有间隔,过河人需跳跃而过,故称‘跳磴子’,跳磴镇便由此得名。”屈雯雯介绍道。

如今,这一传统地名“跳磴子”所蕴含的跨越与连接精神,也体现在跳磴镇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上,通过整合乡村资源、创新旅游业态,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休闲旅游的转型,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样板”。

屈雯雯介绍,跳磴镇位于大渡口区西南部,临长江,江岸线长11.2公里,区域总面积49.33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5个社区,常住人口6万余人。翻阅历史资料,1951年铜罐驿区跳磴乡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跳磴乡高级合作社改建跳磴公社、1993年白沙沱镇与跳磴乡合并设置巴县跳磴镇、1995年跳磴镇划归大渡口区。

“跳磴镇旅游资源丰富,南海温泉则以天然温泉疗养闻名,是放松身心的好去处;而牛栏坝凭借清澈的江水和细腻的沙滩,成为市民‘亲水打卡’的热门选择;白沙沱长江大桥作为重庆第一座长江大桥,承载着重要的交通记忆;猫儿峡摩崖题刻、赛公桥等文物点更是研究巴渝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屈雯雯告诉记者,跳磴镇有2处市级文保单位、17处区级文保单位、65处文物点,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历史人文风光,都能让游客流连忘返。

值得一提的是,跳磴镇辖区自然资源丰富,国有林、生态林和经济林3.8余亩,森林覆盖率达46%,拥有7.5公里的长江江岸线及跳磴河和伏牛溪河10.5公里河段。“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跳磴镇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打造金鳌山田园综合体,以‘民宿+’产业发展,引导村民自营,社会资本投入运营民宿及农家乐等30余家,以项目建设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屈雯雯说。

中梁山生态康养项目、种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无公害”“绿色食品”火葱、韭菜、柑橘等特色农产品……在跳磴镇,油菜花田、生态果园、农耕体验等项目的推出,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据统计,跳磴镇金鳌山、中梁山已实现旅游收入约2.2亿元,民宿经济营收突破3500万元,第一产业同比增长约4%,年增速全市第三。

文旅发展,任重道远;乡村振兴,使命在肩。下一步,跳磴镇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尚义大渡口、宜居宜业城”贡献力量。

云上田园

屈雯雯:集精品花海乐园、乡村文创高地、沉浸式夜游于一体的城市“微度假”目的地。每逢节假日,这里将融入国潮演绎、非遗展览等文化元素。

南海温泉

屈雯雯:温泉水来自地层深处,为含偏硅酸、偏硼酸的氟、锶医疗热矿泉,水温57℃。有资料表明,温泉热浴可使肌肉、关节松弛,消除疲劳,对恢复体力有相当的作用。

金鳌田园综合体

屈雯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山水林田生态系统建设为核心,打造了长江石居等一批特色民宿,是一个集田园观光、休闲度假、娱乐购物、农耕研学于一体的复合型乡村旅游景区。

牛栏坝

屈雯雯:这里沙滩面积约40亩,岸线长约800米,整个沙滩形似弯月,原生态的沙质让你仿佛置身于海边。

数据>>>

市场主体年均增速17%左右,新增纳税主体80余家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2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

打造市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14个

盘活闲置土地300余亩、农房20余栋用于旅游产业发展

美食

跳磴芋儿鸡

一味鸡杂

蜂窝坝柴火鸡

聚福源山庄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