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文琰
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茁壮成长的沃土。区公安分局积极践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理念,以执法“小切口”优化营商“大环境”,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营商环境改善带来的获得感、满足感。
护企优商
打造“枫桥式”服务新模式
“没想到这么快就破案了,感谢公安机关为公司挽回损失!感谢‘助企法律服务团’的民警同志。”近日,在我区从事制造业的公司相关负责人黄女士给区公安分局送来了锦旗,对民警快速破案,为企业挽回20余万元损失表示感谢。
原来,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在工作中发现,该公司财务人员因债务原因,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款项。区公安分局迅速立案侦查,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并全额追回赃款。
近年来,区公安分局把打击涉企违法犯罪作为回应企业期待、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通过组建“助企法律服务团”,打造13个“警企服务站”,建立“局领导、警种部门、派出所”三级助企联络机制,选派“项目警官、园区警官”包靠辖区企业重点项目,与驻企警官形成有效补充,从而提升案件侦办、追赃挽损效能。
“我们在每月5日设立了‘公安助企日’,定期为企业开展反诈、拒赌、职务侵占、知识产权保护等专项法治‘体检’,将涉企服务从事后打击向事前提醒、事中帮助查找风险转变。”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5年2月,该局已累计开展助企法治培训12场,覆盖企业员工超2000人次。
同时,区公安分局构建警企联动风险防范体系,策动辖区企业组织建立78个企业最小处置单元,以巡逻员、信息员、调解员、安全员、处置员、宣传员“六员”建设为重点,将600多名企业保安员和物管员聚起来、训起来、用起来。
监督管理
健全“常态化”保障新机制
“以前账户被冻结,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有了定期回访,民警会耐心地给我们讲政策、讲流程,让我们心里踏实多了。”一家曾遭遇账户冻结的企业负责人李女士说。
近年来,区公安分局建立了定期回访工作机制,坚持每月电话回访、约谈回访,主动向申诉后成功解冻的企业问服务、问效率、问满意度,向不符合解冻条件的企业讲政策、讲依据、讲合法性。这一做法有效杜绝了重复申诉以及投诉、信访等情况,冻后主动告知、冻结申诉快处等做法得到企业高度赞誉。
此外,区公安分局还建立涉企案件长效治理机制。一方面,建立涉企案件全量评查机制,每月复盘涉企案件,自查整改各类涉企执法问题;另一方面,建立“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不规范冻结专项治理机制,及时清理各类不规范冻结账户,有效防止“沾边即冻”“一冻了之”等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现象。
冻结处置
构建“精细化”警务新流程
“没想到冻结信息获取这么方便,申诉渠道也这么畅通,民警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问题。”一家因资金往来异常被冻结账户的企业负责人张先生说。
区公安分局在警务前移方面下足功夫,构建“精细化”的冻结处置流程。在严格落实公安部“白名单”的基础上,一方面建立区内重点企业刑事保护名录,将账户无异常的263家企业纳入保护名录,定期滚动核验,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创新搭建“e安全”前置研判模型,结合工商、税务、天眼查等数据和涉案账户资金流水信息做足冻前研判,防止“一刀切”冻结。
建立申诉快处机制,在该局合成作战中心开设2个涉诈冻结账户申诉受理座席、3个涉赌冻结账户申诉受理座席,专人专席“7×24”小时在线受理。
区公安分局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企有所呼、警有所为”的理念,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