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大渡口8家公立医疗机构“医检互认”

全媒体记者 张永香

在医疗领域,患者常常面临重复检查的困扰,既增加了经济负担,又耗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大渡口区正通过积极推进数字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工作,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让患者切实感受到了医疗服务的便捷与温暖。

在大渡口区人民医院的诊室里,患者王女士拿着在重庆其他医院拍摄的X光片,忐忑地递给主治医生。令她惊喜的是,医生仔细查看后,直接将其作为诊断依据,省去了重新拍片的步骤和费用。“本来以为换家医院看病,之前拍的片子就没用了,没想到能直接用,既省钱又省时!”王女士感慨道。这一幕,正是大渡口区推进数字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的生动缩影。

“患者接受CT、磁共振成像等医学检查,检查结束后,患者的影像检查数据和报告,就被上传到重庆市医学影像云平台。”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意味着在大渡口区公立医疗机构和区域医共体之间,患者3个月内在上级医疗机构所做的医学影像检查,在下级医疗机构就诊时,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实现检查结果互认,无需进行重复检查。

自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后,大渡口区全面推进“医检互认”应用服务改革,只要是与重庆市医学影像云平台实现了数据互通共享的医疗机构,医生在患者授权前提下,可以读取他们在云平台存储的原始数据。为了确保这一惠民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区卫生健康委采取了多项有力举措。

加强调度频率是关键一步。区卫生健康委每周都会进行线上调度,密切关注全区医检互认率。对于那些互认率较低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会深入一线进行线下调度和指导。通过这种高频调度和精准指导,全区医疗机构针对市卫生健康委要求的67项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项目(包括X线33项、CT20项、MR14项)逐步实现了“应认互认”,让更多患者受益。

同时,区卫生健康委统一印制《大渡口区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操作手册》2000余份,细致梳理医生端操作流程,组织开展区域和院内培训,指导临床医师熟练掌握政策标准、指标口径和操作流程,解决“不会认、不愿认”问题。

监督检查则为医检互认工作保驾护航。区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对互认率较低的医疗机构开展督导,深入检查各机构在互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某医院,专家们发现该院在信息共享方面存在不足,导致部分检查结果无法及时互认。针对这一问题,专家们提出了具体的整改建议,并跟踪督促医院落实整改。通过这种严格的监督检查,推动了医检互认工作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全区已实现区人民医院、重钢总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跳磴镇卫生院、春晖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山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征医院等8家公立医疗机构之间,城市医联体和区域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累计互认700人次,互认率达38.09%,累计为患者节省检查费用20.6万元,实现了“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