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罗维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授予239名(组)同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其中,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新华社区志愿者曾信华以其突出的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获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雷锋的姐”的暖心承诺
曾信华,出生于1971年4月,中共党员,是重庆市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新华社区志愿者、重庆市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第四分公司出租车司机。她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多次送急危病患脱险,长年义务接送重病老人往返就医,为社会传递温暖与正能量。
1992年,曾信华成为了一名“的姐”。2013年,重庆市“雷锋的士”志愿服务队成立,曾信华成为首批队员之一。自那时起,“雷锋的姐”的称号便在乘客中广为流传。她自定规矩,让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免费乘车,且在每年“学雷锋纪念日”实行半价收费。
一次偶然机会,前往医院看病的孙大姐乘坐了曾信华的出租车。因孙大姐患有严重类风湿病,四肢变形,行动十分不便,见此情况,曾信华主动下车搀扶、热情服务。交谈中,曾信华了解到,孙大姐的丈夫在钢管厂打零工,每月仅有2000余元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开支。下车时她主动免收车费,素昧平生的两人因此结下不解之缘。此后两年多时间,曾信华定期免费接送孙大姐到医院看病,帮她买药,还经常登门看望,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车轮上的爱心接力
2017年,家住大渡口区的七旬老人张蜀玉因患肾衰竭,需每隔一天在老伴陪同下前往医院进行透析治疗。此前,老人不慎摔断腿导致行动不便,加之年事已高,乘坐轮椅出行十分困难。由于担心担责或嫌麻烦,多数出租车司机不愿接载这对老夫妇。得知这一情况后,曾信华主动承诺:每逢老人需要透析的日子,她都会准时前来接送。两年间,无论风雨,她始终信守承诺。更令人感动的是,“雷锋的士”志愿服务队的其他队员了解情况后也纷纷加入,接力承担接送任务。即便工作再忙再累,队员们从未让老人等候,用持续的爱心温暖着这对老夫妇的心。
24岁的南川女孩琳琳(化名)在2014年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白血病。2015年通过父供女单倍体半相合骨髓移植后,持续存在排斥反应。2020年1月31日,琳琳因感冒引发严重感染,送医途中其母亲因打不到车而陷入绝望。危急时刻,恰逢曾信华驾车经过,了解情况后立即停车,迅速将琳琳安置上车。据琳琳母亲回忆,当时曾信华驾驶出租车一路疾驰,好在道路通畅,仅用6分钟就完成了平时需要十多分钟的车程,为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
大爱无疆的公益之路
2022年,曾信华主动加入重庆市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第四分公司“运输服务突击队”,执行物资运输服务和运输保障服务等任务。一年时间里,她共接送危重病人2650余人次。她建立五所“曾信华爱心图书室”,单日往返达600多公里,给乡村小学送图书,不间断为孩子们捐赠书籍,还用微薄的收入资助36名留守儿童。
在日常工作中,曾信华常常遇见需要帮助却力所不及的困境。面对那些逐渐消逝的生命,她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前往重庆市红十字会完成了器官捐献登记,实现了自己长久以来的心愿。“我想把爱与希望传递下去。”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她的心声。这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用无私的大爱和持之以恒的善举,不仅擦亮了城市窗口行业的文明底色,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山城重庆特有的“大城大爱”精神。
曾信华的故事,是无数普通人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事迹的真实写照。2022年4月,曾信华被评选为2022年第一季度“重庆好人”;同年8月,被评选为2022年第二季度助人为乐“中国好人”。2024年12月16日,入选“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候选人”。2025年5月23日,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无私大爱传递着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