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智慧分类”系统覆盖26个居民小区

全媒体记者 张永香

近日,记者从区城市管理局获悉,大渡口区提档升级1860个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智慧分类”系统覆盖26个居民小区,日均收运生活垃圾400余吨。

在茄子溪街道钢城印象小区,记者看到,作为垃圾分类先锋小区,这里呈现出一派整洁美观的景象。居民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小区环境干净清爽。通过优化垃圾投放点和升级改造投放设施,居民们的生活体验得到了极大提升。

2024年,大渡口区持续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积极探索生活垃圾“直收直运”,不断规范生活垃圾前端收运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环卫工人走街串巷,利用小型运输工具将收集到的生活垃圾运送至就近垃圾转运站,再集中由垃圾转运车运送至中转站处理,是多年来垃圾收运的普遍方式。“传统收运方式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收运效率低,垃圾运输途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且位于居住区周边的垃圾转运站不仅影响环境,也存在噪声扰民。”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大渡口区按照垃圾、车辆、要求、去向“四不同”原则,全面推行企业、车辆、时限、点位“四定”收运模式,建立分类收运队伍,备案分类运输车辆,设置厨余垃圾中转站、其他垃圾中转站各1个,实现生活垃圾从“收集点—中转点—处置点”的全过程分类收运。

一辆其他垃圾收运车准时来到居民小区,驶向垃圾直运接收点,收运员检查垃圾分类情况,确定符合要求后,将该小区的其他垃圾倒进收运车后,又按照规定好的垃圾收运线路驶向下一个直运接收点……

这是我区“公交车式”生活垃圾直运模式中的一幕。所谓“公交车式”,是指设定时间表和线路,让垃圾收运车辆像客运公交车一样按照线路图到站收取垃圾,然后运送到中转站。

据悉,我区在55个居民小区、公共机构试点“公交车式”生活垃圾直收直运模式,通过投放点撤桶并点、收集点关停升级、直运接收点定时定点收运等方式,每天由物业保洁人员根据厨余和其他垃圾不同收运时段,提前将垃圾桶转运到直运接收点,并在完成收运作业后进行撤离和清洁消杀,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一体化全覆盖。

近年来,我区将垃圾分类作为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坚定不移加以推进。从基础设施、宣传引导、分类投放、资源回收等方面,因地制宜、持续发力,实施“全链条+智慧化”监管,建立“生活垃圾分类不达标退回”机制,推行厨余垃圾收运免费进小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3%以上,厨余垃圾分出率达30%以上。

同时,全覆盖开展入户宣传,开展“小小垃圾分类指导员”系列活动,利用“分类义时尚”小程序,推行“准确投放、赚取积分、抵扣现金”激励模式,居民参与率达60%以上,垃圾分类正逐渐成为全区居民朋友的生活习惯和新的时尚。

下一步,区城市管理局将开展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试点,深入整治“混投、混收、混运”问题,扩大“直收直运”及智慧化监管覆盖面,推动垃圾分类与“无废城市”建设深度融合。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