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大渡口“就业列车”开进商圈夜市

全媒体记者 张涵菓 文/图

华灯初上,万达广场的“夜猫街”人潮涌动,一场兼具市井烟火与民生温度的“招聘夜市”正火热进行。

近日,区人力社保局以就业服务赋能“夜间经济”,将“义渡就业列车”驶入商圈——25家企业携500余个岗位“摆摊”求贤,涵盖制造业、服务业、科技、物流等十余个领域,既为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提供多元化选择,也为企业搭建起“家门口”揽才的沟通桥梁。

香气四溢的烧烤摊旁,一排蓝白相间的招聘展位格外醒目。求职者端着冰粉看招聘简章,成为大渡口夜间经济里一道独特风景。

夜市招聘会:

时间与场景的双重“破壁”

招聘夜市吸引了不少在商圈纳凉的居民前来打卡,求职者穿梭于“摊位”间,企业招聘人员与政策咨询台前始终人头攒动。

家住大渡口的求职者赵安在一家木业公司展位前填完简历,兴奋地展示手机里刚加的工作人员微信。

目前,赵安是自由职业,但之前也从事过木业相关的工作。“自己还是想找一个比较稳定的岗位。”这段时间,赵安都在四处寻找重庆本地的工作,“之前在其他地方的招聘会投了三十多份简历,面试了七八家,要么距离太远,要么岗位不匹配。”

当天,赵安并不是专程来应聘工作的。“我就在夜市摆摊卖西瓜汁,今天过来看到这边有招聘活动,就顺便看看。”让赵安意外的是,虽然一边是小吃摊,一边是求职展位,这场招聘却格外“靠谱”,招聘人员详细了解他的专业背景后,还耐心地向他介绍了公司情况。

随后,赵安就和招聘人员约好了下次面试时间。“既离家近,又和我的工作需求匹配,这样的工作正是我想要的,希望能顺利入职。”他说,这次真是“上对了车”。

这场打破传统“朝九晚五”的夜间招聘会,正是区人力社保局破解“求职者没时间、企业没渠道”痛点的创新实践。

据了解,区人力社保局充分利用晚间黄金时段,一方面将“义渡就业列车”开入万达商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利用商圈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等优势,以“商圈经济+人才招聘”模式为入驻商家和求职者提供就近用工、就近就业“家门口”服务;另一方面在“花花好市”音乐集市、“万象汇湖畔·星空夜市”等开展“义渡招聘夜市”,突出“错峰服务、氛围轻松、灵活高效”三大特点,挑“灯”求贤。2025年以来,已累计组织75家制造业、互联网、服务业企业“摆摊亮岗”,抛出优质岗位1735个,吸引周边1200余人到场咨询,投递简历160余份,达成就业意向70余人次,成功将人群“流量”转化为就业“留量”,有效延伸就业服务时间链。

实现线上揽才:

打造沉浸式求职体验

在数字浪潮中,区人力社保局顺势而为,打造线上揽才新阵地,网络招聘会、直播带岗等“云招聘”活动轮番上阵。

明亮的直播间里,柔和的补光灯将区人力社保局就业专员小周的笑容映得格外亲切,背景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企业宣传片,流水线机械臂精准舞动,开放式办公区被绿植点缀。“欢迎家人们进入直播间!”小周对着镜头热情招手,“今天带大家‘云打卡’企业,欢迎大家投递简历!”

直播里,穿防尘服的工人正在操作数字化机床,“咱们数控岗月薪6000起,入职就缴五险!”直播间立刻“炸开了锅”,“宿舍有无线网络吗?”“有免费技能培训吗?”……就业专员小周马上将政策汇编页面推到镜头前说:“符合条件的就业群体可以享受免费技能提升培训哦,大家截屏保存这个二维码……”评论区不断跳出“已预约面试”“求入职”的留言,后台数据大屏上,“人岗匹配”的曲线正节节攀升。

据介绍,就业专员与企业工作人员化身“网络主播”,通过镜头带领求职者“云游”企业车间、办公室,直观展示工作环境、解读岗位要求。直播间内实时互动不断,政策讲解、职业指导等配套服务一应俱全,实现“人岗匹配”效率最大化。

截至目前,区人力社保局系列线上招聘活动吸引在线浏览、观看人数15万余人次,累计接收简历2300余份,就业服务突破时空限制,触达更多求职者。

从夜市灯火里的“就业列车”,到云端直播间的“带岗宣讲”;从精准对接的“定制服务”,到产教融合的“人才培育”,区人力社保局正以创新为笔,以民生为纸,绘就一幅温暖而生动的就业创业新图景。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