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义渡记忆13

1965年到1966年,从烈士陵园的庄严肃穆到街巷市井的烟火升腾,从工业建设的机器轰鸣到卫生所里的悬壶济世,这些鲜活剪影串联起一座城市的精神坐标与发展脉络,见证着大渡口在时代浪潮中铸就的红色基因与民生温度……

1965年

烈士纪念碑顶天立地

1965年,在“护厂斗争”18位勇士牺牲16年周年之际,重钢对始建于1953年的重钢烈士陵园进行了加固和培修,并修筑了烈士纪念碑。2011年,烈士陵园被列为大渡口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底,重钢护厂烈士陵园更名为大渡口烈士陵园,并于2022年完成扩建升级。大渡口烈士陵园松柏长青,烈士纪念碑顶天立地。每年清明节和烈士纪念日,都有党员干部和群众来到这里,把鲜花、青纱、挽联轻轻摆放在纪念碑前,寄托无限哀思。

跃进村街道原属巴县

跃进村片区原属巴县智里二甲,1952年划归重庆市第四区,1954年设立厂区办事处,1962年跃进村街道办事处成立。1965年4月,大渡口工业区设立,跃进村街道与新山村街道、九宫庙街道一起从九龙坡区划归大渡口工业区管辖,成为大渡口“老三街”之一。在这60年的岁月里,跃进村街道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职能,见证了大渡口区的发展和变迁。图为如今的跃进村街道。

九宫庙原来是一座寺庙

九宫庙是从前一座著名寺庙的名称,因老百姓口口相传、约定俗成,就成了当地的地名。九宫庙街道成立于1962年。1965年4月,大渡口工业区设立,九宫庙街道与新山村街道、跃进村街道一起从九龙坡区划归大渡口工业区管辖,成为大渡口“老三街”之一。在之后的岁月里,九宫庙街道在不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与时俱进的前行步伐。图为如今的九宫庙街道。

大渡口工业区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965年12月14日至17日,大渡口工业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礼堂召开。119名区人大代表出席了会议,选举产生了区人民委员会委员,区长、副区长,以及区法院院长。至此,大渡口工业区人民委员会正式成立。图为1965年12月21日《重庆日报》内容。

新山村街道因工人新村得名

新山村因重钢1954年在乌龟凼、猫鼻梁等依山地带,修建了大量工人新村而得名。1962年,新山村街道办事处成立。1965年4月,大渡口工业区设立,新山村街道与跃进村街道、九宫庙街道一起从九龙坡区划归大渡口工业区管辖,成为大渡口“老三街”之一。在之后的岁月里,新山村街道履行职能,为大渡口人安居乐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图为如今的新山村街道。

1966年

大渡口第一家卫生所成立

1966年1月,大渡口工业区第一家卫生所在新山村街道成立。卫生所的诊病和治疗场地,是几间陈旧和简陋的“干打垒”房间。当时共有医务人员9人,主要医疗设备,是一台单筒显微镜和一台30毫米X光机。1972年12月更名为大渡口区门诊部,1975年11月,发展成大渡口区人民医院。

(特约通讯员 余新庆)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