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大渡口区四所学校入选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全媒体记者 文琰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2024年度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名单,重庆市旅游学校、大渡口区花园小学、大渡口小学、大渡口区义渡小学成功入选。这四所学校在足球教育领域深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园足球发展模式,为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提供了生动实践。

近年来,大渡口区高度重视校园足球事业发展,将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举措,全力打造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8所。

未来,大渡口区将持续完善校园足球发展体系,推动校园足球与学校体育、德育、智育等有机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大足球人才培养力度,为青少年足球爱好者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努力培养更多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

重庆市旅游学校

构建“普及+特长”的足球参与体系

重庆市旅游学校将足球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构建了“普及+特长”的足球参与体系。学校通过全员普及足球兴趣小组、分层培养三级梯队(基础班—学生社团—校队),确保学生至少掌握基本足球技能。在硬件方面,学校配备标准化11人制足球场,并实行“专人负责制”维护,保障训练安全。

学校将足球纳入体育课程核心,形成“基础技能+战术理论+实战应用”课程体系。男、女足球代表队坚持每周开展课余训练,2024年获得大渡口区中小学生足球比赛高中男子组第二名。同时,学校构建了“班级—年级—校级—校际”四级竞赛网络,承办、协办多项赛事,获评区校园足球比赛“优秀组织单位”。

校园文化建设亮点纷呈,“足球文化节”“足球嘉年华”等活动让学生深度感受足球魅力。同时,打造“荣誉墙”、搭建多元宣传矩阵,营造出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此外,学校还成立专项领导小组,与区教委、区足协联动,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将足球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大渡口小学

将足球纳入体育课核心内容

大渡口小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足球运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各部门协同作战,从思想、管理、安全、宣传等维度夯实工作根基,为校园足球发展保驾护航。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足球教育体系。文化建设上,通过宣传橱窗、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等渠道,开展足球文化展览、知识竞赛与演讲活动,让足球文化扎根校园。各班组建足球队利用课后阳光体育活动训练,同时从3至6年级选拔组建校队,由专业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积极备战各级赛事;学校还将足球纳入体育课核心内容,确保每班每周一节足球课。

活动开展方面更是丰富多彩,足球趣味比赛、校内班级联赛、校园足球节以及师生友谊赛轮番登场,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足球的热情,更在趣味与竞技中培养了学生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让足球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大渡口区花园小学

创新“足球+”育人模式

大渡口区花园小学获得荣誉的背后,是学校以足球为载体推动素质教育的系统实践——通过课程融合、梯队培养、文化浸润三维联动,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校园足球发展体系。

学校大力开发足球校本资源,涵盖基础知识、技能、战术和文化等内容。每年举办班级联赛,设置小组赛、淘汰赛等阶段,历时2个月实现全员参与,同时开展射门比赛、亲子足球等趣味活动,让学生在竞技与欢乐中感受足球魅力。

在文化营造方面,学校创新“足球+”育人模式,将拼搏协作精神融入德育,开展“足球逐梦”演讲、亲子足球等活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足球元素,如数学结合球场面积教学、语文组织足球征文。校园里,翻新的人工草皮球场、足球文化长廊与荣誉墙相映成趣,形成“课程—训练—文化”一体化育人格局,让足球不仅是运动技能,更成为塑造品格、融合学科的成长媒介。

大渡口区义渡小学

“体教融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大渡口区义渡小学通过教育教学创新、特色模式构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课程设置上,学校每周固定1节足球课,确保全员接受系统教育。采用游戏化、情境化的趣味教学,如足球小游戏、对抗赛等,激发学生兴趣;实施分层教学,依据学生身体素质与足球基础因材施教,满足个性化成长需求。训练与竞赛方面,学校组建男女校队,每周开展体能、技术、战术训练。同时,每年举办校园足球班级联赛,以循环赛制让学生在实战中提升水平。学校还借助校园广播、宣传栏、公众号等渠道宣传足球知识,定期开展足球文化节、明星评选等活动,厚植足球文化氛围。

学校以“体教融合”为理念,将足球与德育、智育、美育结合,塑造学生品格;构建“青训体系”,从兴趣到专业层层递进,并与职业俱乐部合作打通人才输送通道;以“足球文化”为引领,让足球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全方位赋能学生成长。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