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大渡口:写好“从生态治理到绿色转型”答卷

全媒体记者 朱晨鹭

2024年,大渡口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313天,创历史新高;2025年1季度,大渡口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72天,较去年同期增加1天。

2025年1季度,长江干流大渡口段水质保持Ⅱ类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城乡黑臭水体消除率均保持100%。

2024年,全区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达标;2025年1季度,功能区噪声平均昼夜等效声级53.3分贝,达标率100%。

……

近年来,大渡口区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围绕美丽重庆建设总目标,坚决打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攻坚战,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交出了一份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亮眼答卷。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作为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大渡口区健全机制夯实责任,突出党建统领“885”管控,用好用实“生态报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清单”,按照问题发现和清单生成、整改闭环和责任落实、整改验收确认(销号)、举一反三和“回头看”等流程,高质量整改1212个生态环境领域问题,积极推进中央、市级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地见效。

在深化问题整改的同时,大渡口区将治理成果向多领域延伸。2024年,大渡口区组织开展区级河长巡河13次,处置问题15个,河长办系统交办任务办结率100%,建桥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达标排放率100%;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动小南海水泥厂、国际复合、宝武特冶等企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累计淘汰、替换老旧车1182辆,机动车排气路检11016辆;累计完成重钢片区土壤污染治理修复3900亩,全区污染土壤安全利用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将污染防治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累计创建区级‘无废城市细胞’153个,累计转运城区生活垃圾18万余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其中,‘雅居乐小区’获评2024年全市‘十大精品’无废细胞。”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全力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围绕“九治”梳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核心业务12项、业务事项995项,重点谋划“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监管”等一件事,系统构建水旱灾害防御、防洪减灾、雨水情监测、数字化防御“四大体系”,以及推动学校、园区等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着力构建绿色多元能源保供体系。

当前,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逐步形成,也为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2024年以来,大渡口区初步构建以“基建+装备+运营”一体化垃圾焚烧发电、土污治理为主导的固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市级绿色工厂5家,建桥工业园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全市近零碳试点园区”荣誉称号。

“绿色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工具的精准赋能。”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大渡口区绿色信贷余额108.31亿元、同比增长27.42%,绿色消费发展案例更作为全市唯一城市案例入选全国典型。同时,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增长19%和70%,研发投入强度居全市首位,实现“含绿量”与“含金量”同步提升。

下一步,大渡口区将围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及“美丽大渡口”建设核心任务,一体推进“九治”攻坚,深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保卫碧水蓝天净土美丽家园,全面构建数字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实行巡查-报告-检查-处置全闭环,坚决防范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和生态破坏事件发生。此外,聚焦督察问题整改,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用好“生态报表”和“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推动“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作出大渡口贡献。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