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文琰
最近,不少市民发现,行道树上时不时掉落几只褐色带斑点的“不速之客”,有的还拖着白丝在半空“荡秋千”。别慌!这是褐斑白蚕蛾在“搞事情”。
近日,区绿化工程处已紧急启动专项防治行动,全区“园林医生”全员上岗,采用人工背负式喷雾器、推车式打药机等工具,正轮班给树木打药,全力应对这一情况。
打药原因是什么?
据区绿化工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最近雨水增多,加之高温天气,为褐斑白蚕蛾的繁殖创造了“温床”。褐斑白蚕蛾堪称“绿植杀手”,繁殖速度极快,食量惊人,专挑城区公园、街道两旁、小区周边的绿植下手。短短几天,不少树木叶片千疮百孔,有些甚至被啃得只剩叶脉,严重影响绿植生长,破坏城市景观颜值。
褐斑白蚕蛾寄主植物集中于桑科榕属物种,大渡口城区大量种植的小叶榕、黄葛树都深受其害。根据往年经验及当前监测情况,其幼虫危害高峰期集中于7月,此阶段虫口密度显著升高,危害程度将达年度峰值。
为什么要反复打药?
“单次喷药只能杀灭成虫和部分幼虫,必须反复连打2至3轮才能彻底阻断繁殖链。”区绿化工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褐斑白蚕蛾的繁殖周期短,且不同龄期的幼虫对药物的敏感度存在差异。药剂喷施后,虽然能大量杀灭成虫和部分幼虫,但仍有一些处于隐蔽位置或耐药性较强的幼虫存活。这些残留幼虫继续发育、繁殖,会再次对绿植造成危害。所以,为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必须进行多轮喷药。
本次喷药工作率先在西城大道、新郭伏路、跃进村片区、福茄路、佳兆业片区等区域展开。全区预计将对约2万平方米的小叶榕、杨树等乔木进行打药治理,预计整个防治行动将持续到7月中旬。
打药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打药期间,为保障大家的健康安全,这些提醒一定要记牢!
尽量别在打药区域长时间停留、玩耍,特别是带孩子外出时,别让小朋友在树下玩耍,避免皮肤接触药物。
虽然喷药时会闻到一些气味,但用的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环保药剂,毒性低、降解快,气味很快就会消散,不会对大家的生活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