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大渡口:一体化推进“九治”工程 提升城市生态颜值

全媒体记者 黄兰清

长江之畔,绿意绵延。作为长江流入中心城区的第一站,大渡口区系统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城、治乡、治山、治岸工作,以“九治”工程一体化推进为抓手,进而持续增强城市吸引力、竞争力与发展力。

7月10日,九宫庙片区雨污水管网整治工程现场一片繁忙,施工团队正争分夺秒推进各项工作。该工程作为片区治水的关键一环,包含65处市政雨污水混流改造、1处污水管网缺失补建、147处管道Ⅲ、Ⅳ级缺陷修复及疏通,涉及排水管网新建2193米、修复1892米,预计2025年9月竣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该片区雨污水管网混接、缺失及结构功能性缺陷等问题。

“今年将推进44公里雨污水管网新建改造,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筑牢治污根基,确保城市黑臭水体消除率100%。”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渡口区牢牢锚定长江生态保护关键环节,同步启动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大九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等项目,从源头削减污染,力保长江丰收坝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及以上,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在“治气”攻坚中,一系列“组合拳”同样精准发力。7月9日,新山村街道规环办、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联合开展督查宣传活动,对群众投诉举报的油烟污染严重的门店加强巡查频次,提出整改措施,并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餐饮店主限期整改;对油污严重、未正常使用、未及时清洗等突出问题,责令餐饮单位立行立改,并严厉打击餐饮油烟污染环境违法行为。

与此同时,大渡口区还通过淘汰替换老旧车、推动加油站三级油气回收、严控扬尘与餐饮油烟、强化露天焚烧巡查等举措,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通过这系统治理,力争全年优良天数不低于317天,PM2.5浓度控制在32.0微克/立方米以内,实现重污染天“零出现”。此外,针对工业遗存带来的土壤修复课题,“治土”工程也正在扎实推进,确保优先监管地块清单内地块污染管控率、全区污染土壤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在“治废治塑”方面,大渡口区全力推动“无废城市细胞”建设,实现重点企业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环境监管全覆盖,积极开展“白色污染”减量行动,全链条全环节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同时,立足“山城”特质,深化“治山治岸”系统工程,完成年度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生态修复2.71公顷,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强化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管理。“治城治乡”作为提升城乡颜值的点睛之笔,大渡口区将推进“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实施义渡古镇至滑石滩段、双山公园步道等山城绿道建设,目标实现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1.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81平方米,让绿色成为城乡最鲜明的底色。

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通过一体化推进“九治”工程,大渡口区今年将实现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提升至80%,新增无废城市细胞50个,森林覆盖率保持5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