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区市场监管局:严把湿米粉类食品安全关

全媒体记者 高祎恩

入夏以来,针对高温高湿环境下食品安全风险易发的特点,区市场监管局启动夏季食品安全攻坚行动,聚焦湿米粉类食品米酵菌酸中毒风险的“夏季特疾”,展开全链条、精准化监管,全力守护群众“入口安全”。

据悉,湿米粉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经清理、浸泡、磨浆、自然发酵(或不发酵)、熟制成型、冷却、包装等生产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中除水外,大米含量不低于90%。“米酵菌酸毒素毒性极强,无色无味,耐高温,煮沸也无法破坏,是湿米粉最致命的‘隐形杀手’。”该局九宫庙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介绍,针对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湿米粉若原料霉变、贮存不当或超期销售,极易滋生椰毒假单胞菌,会产生致命毒素。

针对部分商家为延长保质期违规添加防腐剂的行为,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湿米粉标签标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使用范围及限量。通过随机抽取10批次产品,用“染色渗透法”检测封口密封性,30秒后观察内部是否渗色。“这包米粉封口有缝隙,染料渗进去了!”在某食品经营部,执法人员发现2包湿米粉因封口不严被判定为“不合格”,要求立即下架。

此外,执法人员对辖区农贸市场、商超的湿米粉销售区开展“测温行动”,使用红外测温仪实时监测展示柜温度。“这个冷柜温度31℃,已超过标准!”执法人员当场要求商户调整冷柜温度,并加装遮阳帘。同时,针对“早产米粉”“过期翻新”等乱象,执法人员还重点核查产品标签标注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湿米粉保质期通常≤24小时),并通过“渝溯源”平台比对生产企业的出厂记录。

截至目前,此次行动共检查生产经营主体150家次。“夏季是食品安全风险的‘高发期’,更是监管的‘关键期’。”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大排查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事故”底线。

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市民,夏季购买湿米粉需做到:选择冷藏柜(≤25℃)存放的产品,查看包装是否密封、无胀袋,标签标注生产日期是否在24小时内;闻气味,若有酸馊味立即丢弃;发现疑似问题产品,可拨打12315热线举报。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