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黄兰清 文/图
高温天气持续,雪糕、冷饮市场迎来销售旺季。连日来,记者走访大渡口区多家便利店、零售商超及批发市场发现,冰淇淋雪糕市场呈现出“平价为王”的鲜明特征。同时,区市场监管局也积极行动,全力守护市民“舌尖上的清凉”。
“我翻看购买记录本,昨天店里来了40多名顾客,每人差不多批发了20支到30支雪糕。”7月25日,位于新山村街道附近的一家冰淇淋批发店老板陈壕介绍,进入盛夏后,这样的忙碌就成了常态。
记者在店内看到,热销单品集中在大布丁、小布丁、老冰棍等经典平价产品,批发价0.5元/支,零售价1元左右。“越便宜卖得越快,新顾客普遍选择2元以下产品,5元以上的雪糕货架明显滞销。”陈壕告诉记者,遇到熟客复购,1元至2元区间的伊利、蒙牛等大品牌雪糕也成了首选,“顾客更信赖大品牌,这个价位的雪糕走量最快。”
市民邹芳提着购物篮说:“一到夏天,家里的大人、小孩都爱吃冰棒,平价的冰棒性价比高,一次多买点放冰箱,随时想吃都有。”
随后,记者又来到九宫庙商圈一家便利店,店内3个冰柜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冰淇淋、冷饮、雪糕。最便宜的0.5元/支,最贵的8元/支,高中低档产品全覆盖。“目前日均客流量达30至40人,超七成为批发客户,单人单次采购量普遍达30支,甚至有顾客整箱买走,一天可以卖出近千支雪糕。”便利店工作人员邱小青说。
记者走访发现,曾经引发热议的“雪糕刺客”(指未明码标价的高价雪糕)几乎绝迹。在市场监管部门要求明码标价的政策下,多数店铺将价格标签置于醒目位置。
邱小青表示:“15元以上的雪糕现在几乎无人问津,我们已停售30元左右的款式,现在主打5元以下产品。”
此外,为保障冷饮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近段时间,区市场监管局集中开展了冷冻饮品、食品专项检查行动。执法人员以经营业户亮证经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产品标签标识、冷藏冷冻设备运转、冷藏标准及卫生环境等为检查重点,要求食品经营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诚信守法经营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