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用镜头和笔触讲述这片热土”

全媒体记者 黄兰清 文/图

我叫王佳怡,是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3级本科生,2025年7月,我有幸在重庆市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采访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从校园到基层一线,我通过镜头与脚步,深入了解融媒体工作。这段经历让我从一名学生转变为实践者,在摄影、采访、文案撰写、前期编导等工作中深刻体会到融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逻辑。实习期间,在区融媒体中心张书源主任指导下,我跟随刘映呈老师、刘戈老师学习拍摄、编导等工作,跟随黄兰清老师学习文稿撰写工作。

实习伊始,我便投身于新闻生产一线,这里每一项任务都直面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我也从“观察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我参与策划的“扬帆大渡口——我的实习日志”专栏,从实习生的青春视角展现大渡口发展脉动。

此外,我用镜头定格社会百态,展现大渡口的风貌。从捕捉大滨路夏日“看海”的惬意生活到记录“白居寺长江大桥夜市”升腾的烟火气;从探访“大渡口‘花式’乘凉”到见证“茄子溪中学拆迁”这一变迁;从展现“大渡口年轻人的一天”到探究“重庆人为什么越热越爱吃火锅”这一独特地域文化现象;再到聚焦“自由原乡”巴蜀美丽庭院、记录“重庆三十七中女足”的拼搏风采……

我们团队一起深入夜市、江边、校园、纳凉点等地,始终紧贴大渡口的土地。每一次拍摄于我而言都是对选题策划、构图能力的检验,我学会了如何获取真实的瞬间。拍摄茄子溪中学拆迁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面对那些斑驳的砖瓦角落、空寂的旧教室讲台时,心中不免有些触动,后来又见到新的教学楼和正在上课的学生,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正是我们的记录,让一场与老教学楼的“告别”成为迎接未来的“序章”,我们的奔波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服务民生需求、回应社会关切的纽带,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是书本无法给予的。

实习路上,老师们倾囊相授。从拍摄构图技巧、无人机操作到文稿撰写要点,他们的指导细致入微。此外,他们引领我以更宏阔的视野和立意去审视新闻报道。我也深刻体会到,鲜活的新闻永远在路上,在基层。在和一起实习的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小伙伴们交流时,我发现大家对“基层”都有了更深刻的感触,虽然大家所在的岗位不同,但实习中体会到的真切与关怀又何其相似。

一个月的实习经历,不仅锤炼了我的专业技能,更在我心中烙下了“扎根基层、记录时代”的印记。期待有朝一日,我能以更成熟的姿态再次回到大渡口,继续用镜头和笔触,讲述这片热土上新的动人篇章。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