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发展强。为推动非公党建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区委社会工作部在全区推广复制建桥非公“党建项目工作法”,以“一企一品”打造非公党建品牌矩阵,不仅有效推动了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更培育出一批有学习价值、经验可复制、做法可推广的先进典型。
从今日起,本报开设《党建领航 “一企一品”》栏目,聚焦大渡口区12家重点非公企业,展现它们在深耕党建品牌方面的经验做法、亮点特色,感受红色力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开启非公党建“一企一品”的精彩篇章!
公司“党建项目创新工作室”团队成员围绕技术难点开展专项攻关
(全媒体记者 黄兰清)近日,在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区的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秋田齿轮”)维修车间,设备科机修组张志刚师傅望着曾经杂乱拥挤的货架如今变得清爽有序,脸上满是欣慰:“现在领取备件又准又快,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大海捞针’了。”
从“大海捞针”到“精准高效”的转变,得益于秋田齿轮持续深化的“党建项目工作法”。作为2024年公司129个党建项目的典型之一,“备件消耗”专项改善项目组通过党员协同发力,将月均20.9万元的备件消耗大幅降至13万元左右,降幅达35%,备件仓储杂乱的状况也得到了彻底改善。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党建”,这是秋田齿轮党组织1998年成立后制定的第一幅标语,27年来始终未变。目前,秋田齿轮现有党员135名,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公司党委积极实施“1234”党建工作法,即一条主线、两项功能、三个延伸、四种方法,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在秋田齿轮,‘秋田文化就是党建文化’已成为广泛共识。”秋田齿轮党委副书记杨远明告诉记者,公司党委始终将党建引领这条主线贯穿企业发展始终,把党建引领的总要求细化到具体实施计划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同时,秋田齿轮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特点,充分履行党组织的两项功能,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运营深度融合。一方面,党委班子成员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深度参与公司决策,为企业发展提供战略指导,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企业经营中有效贯彻执行。另一方面,公司设立“党建项目创新工作室”,通过开展党内主题活动、技术项目攻关和党员义工活动等,为企业转型升级解决实际问题,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2018年,面对一款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齿轮凸爪锻造成型的技术难题,公司“党建项目创新工作室”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深入专研、反复试验,最终成功攻克难关,赢得客户高度认可。这一技术成果不仅助力公司多款高精密齿轮顺利上市,还收获了2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相关产品获评重庆名牌产品。与此同时,该项目直接带动新增销售收入近7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出口创汇约380万美元,公司制造能力借此实现快速跃升。
此外,秋田齿轮还通过“三个延伸”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即从严治党向从严治企延伸,党员教育向员工教育延伸,党内关怀向党外关怀延伸。2024年,公司党委深入生产一线,及时响应各部门问题反馈,累计处理解决46项问题,涵盖生产工艺流程优化、设备维护保养、员工考勤等多个方面。在持续巩固党建助推发展功能的同时,公司党委积极引领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扛起民营企业在共同富裕征程中的使命担当。
在推动党建工作纵深发展方面,秋田齿轮采用“四种方法”,即党建任务项目化、党建工作标准化、党内管理目视化、党员教育常态化。通过这些方法,公司党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接下来,秋田齿轮将坚持以“党建项目工作法”为抓手,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在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努力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供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在党建引领下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