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用脚步丈量山林防火平安线

全媒体记者 张涵菓/文实习生 樊俊豪/图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时,王和鑫已经系紧了防火靴的鞋带。他的巡逻包总是比别人重些——除了常规的灭火设备,他还习惯带几瓶留给登山者的矿泉水。“石林寺到拱桥村这段,夏天要特别注意蛇虫出没……”他踩着碎石山路向前,指尖拂过沿途的松枝,像在翻阅一本立体的森林档案。

这是重庆市专业应急救援大渡口支队二中队中队长王和鑫的日常——每天“全副武装”徒步约5公里,翻越两个山头,用脚步丈量重庆夏天火热的温度。

在2023年加入应急队伍前,这位28岁的青年已在新疆阿勒泰的冰天雪地和浓烟烈火中淬炼了8年——2018年,年仅19岁的王和鑫作为最后一批消防官兵在新疆消防总队阿勒泰支队布尔津中队战斗一班担任副班长。他回忆,当时填报志愿的时候,自己就决定,哪里最艰苦最偏远,就往哪里去,“年轻就是要多磨炼。”在那里,由于表现突出,还荣获新疆阿勒泰市的先进个人表彰。回到重庆后,他先后在重庆消防总队特勤支队2中队战斗2班、复盛陆地搜寻基地工作。

但森林防火的战场截然不同——“火场会跑,风向会变,连树叶的沙沙声都可能是预警。”

去年八月,发生在白沙沱附近的那场山火,至今烙在他的记忆里。当天中午十二点,王和鑫刚结束上午的工作准备休息,就接到警报,他立即带着队员往现场赶去。

到了现场,王和鑫先尝试使用灭火弹,但效果甚微。他迅速改变策略,协调水罐车,带着队员沿火线架设水泵,灼热的橡胶水管烫得掌心发红。明火熄灭后,他的工作还没有完成。

当晚,王和鑫又和队员们在山中值守。重庆的八月,闷热难当。王和鑫干脆在焦土上铺开叶子当“床”,他告诉记者:“我们就是要随时保持警醒,时刻注意森林里的声响,防止再起火势。”

而今,王和鑫的装备包里又多了无人机。“传统巡山是‘用脚找火’,现在能‘用天眼防火’。”今年,他专门赴四川省简阳市考取无人机驾照。说罢,他又转身继续沿着巡逻道往前走,脚步不快,却很坚定。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