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涵菓 文/图
8月1日清晨,家住九宫庙街道新工社区的居民陈华丽推开窗户,晨风送来思源公园的草木清香;下楼后,她在晨花公园里打上一套太极拳;再走几步,崖线步道的观景平台已近在眼前,嘉陵江的粼粼波光与城市轮廓尽收眼底;步行10分钟,她又在改造一新的九宫庙农贸市场挑选新鲜的蔬果……这样的生活场景,正是九宫庙街道打造“15分钟生活圈”的生动缩影——以时间为标尺,以民生为底色,让城市治理的温度、人间烟火的气度、美好生活的刻度在街头巷尾间自然流淌。
在这里,“15分钟生活圈”是转角遇见公园六角亭里的一盏茶,是晨花公园绣球花丛中的一次驻足,更是站在崖线步道时,远远望去读懂山城层次分明的建筑魅力。
近年来,九宫庙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理念,以“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突出需求导向,做实“两单两账”,集成“7+4”服务要素,让民生温度在15分钟生活半径内可感可及。
环境提档升级,“圈”出诗意栖居。已完成77栋建筑改造,惠及1468户居民;提档升级九宫庙农贸市场,焕新340个摊位与门面;完成新工书苑、思源公园等改造提升,新建晨花公园、博翠长江小游园特色口袋公园,协助建成崖线步道3公里,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打造新工观江平台、冰糕厂观景平台等城市观景阳台;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提档升级垃圾分类点位57个,建成全区首个垃圾分类儿童科普馆,天安珑园、金科博翠长江小区获全市最美垃圾分类小区;以高效智慧赋能城市安全治理,防溺水AI系统守护安全,智慧消防设施全天候值守……九宫庙街道持续深化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将诗意栖居的愿景转化为生动实践。
群众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但如何让“15分钟生活圈”持续焕发生机?
九宫庙街道的答案是:党建引领、多元共治。通过发动200余名“社区合伙人”,整合商户、志愿者等力量,让基层治理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与企业共建小微企业孵化基地助力青年创业,2025年上半年,辖区新增市场主体355家,助推就业917人;深入一线解难题,通过盘活低效闲置存量资源,建设小微、共享停车空间,新增停车位1705个、充电桩363个,增设公交线路3条,有效缓解群众停车难、交通难。
服务精准供给,“圈”出便捷生活。“15分钟”不仅是空间半径,更是服务效能的体现。九宫庙街道聚焦“办事更便捷、生活更暖心、精神更富足”的民生需求,优化办事流程,64项政务事项实现“一窗通办”;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部下沉至一楼,让服务真正“零距离”。此外,针对“一老一小”,九宫庙街道实行一手抓“老有所养”,一手抓“幼有所育”,精准呵护全龄成长,让关爱“零距离”。
统战文化广场的非遗展演、思源故事会的理论宣讲、工会驿站的暖心服务等……九宫庙街道同样重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已开展各类文艺活动、慰问等100余次,让居民的日子“有滋有味有奔头”。
从安全隐患的智能防控到背街小巷的精致美化,从“一老一小”的贴心呵护到创业就业的活力迸发,九宫庙街道正以“15分钟”为笔,绘制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都市画卷。在这里,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刻都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