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产业 抓服务
(全媒体记者 张涵菓)帮助有资金需求的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协助企业了解商标注册流程、为企业职工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为助力中小企业及个体商户健康快速发展,今年以来,茄子溪街道秉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扎实做好服务企业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深入企业问需求、解难题,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厚植“营商沃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搭建“银企对接”高效平台
重庆烈通石棉密封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密封制品领域的企业,产品丰富,涵盖各型金属缠绕垫、四氟垫、石墨垫等,广泛应用于化工、汽配、摩配、锅炉、阀门等行业,不仅满足重庆本地需求,还畅销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市。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资金短缺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茄子溪街道在了解到该公司的融资困境后,迅速行动,组织工作人员多次深入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情况以及面临的具体困难。同时,积极与各大金融机构沟通协调,为企业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向银行充分展示企业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经过不懈努力,在公司资金吃紧的重要关头,茄子溪街道帮助企业与农业银行对接,很快,企业成功获得55.4万元贷款。
这笔贷款的成功发放,极大地缓解了重庆烈通石棉密封制品有限公司的资金压力。企业负责人表示,将把这笔资金用于设备更新、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辖区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今年以来,茄子溪街道多次组织辖区有金融需求的企业和银行对接,以实际行动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将助企服务落到实处。”茄子溪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街道为所辖38家企业解决疑难问题55件。
为企业发展“把脉支招”
“在茄子溪街道细致指导下,我们对商标注册的整个过程有了更多了解,心里有底了!”近日,重庆髹德园艺术品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黎阳拿着刚整理好的商标注册前期规划表,语气里满是轻松。
作为一家深耕艺术品加工领域的企业,重庆髹德园艺术品加工有限公司一直计划注册专属商标,以此强化品牌标识、拓宽市场渠道。但商标注册包含商标查询、类别选择、材料准备等多个专业环节,企业员工缺乏相关经验,面对繁琐的流程规范,始终没能迈出实质性步伐,注册计划一度停滞。
茄子溪街道敏锐捕捉到这家企业的困扰。得知公司迟迟未启动商标注册具体流程,且对相关操作一头雾水,街道当即组织工作人员开展针对性帮助。
街道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企业对接,结合艺术品行业特点,详细分析商标类别选择的要点,比如如何根据企业主营的漆器等产品,精准匹配商标分类中的“工艺美术品”“漆器制品”等细分领域,避免因类别选错影响后续品牌保护;针对企业最头疼的商标近似查询环节,工作人员不仅演示了官方查询系统的操作方法,还分享了规避近似商标的实用技巧,提醒他们重点关注同行业已注册商标的文字、图形组合形式,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给企业列出清晰的材料准备清单,方便企业随时查阅。
“之前总觉得商标注册门槛高,现在街道把每个环节都讲透了,我们知道该从哪里着手了。”企业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会按照街道指导的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前期工作的准备。
截至目前,茄子溪街道通过“三联四访”联系服务市场主体2815家。
就近解决职工子女入学
“现在孩子在重庆市民族实验学校就读,这多亏了茄子溪街道的帮助。”不久前,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文亮,每次提及女儿的入学事宜,语气中都充满了感激之情。
文亮入职秋田齿轮后,为了更好地兼顾工作与家庭,便带着女儿及家人一同迁居到大渡口区。眼看女儿即将到入学年龄,孩子的上学问题成了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作为外来务工人员,他对本地入学政策不甚了解,担心因户籍、居住等问题影响孩子正常入学,内心十分焦虑。
让文亮没想到的是,他的难题很快迎来了转机。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茄子溪街道。
原来,街道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秋田齿轮公司、倾听职工心声时,敏锐地发现了像文亮这样的流动职工在子女入学方面普遍面临的困境。于是,茄子溪街道迅速行动,工作人员主动担当起“桥梁”角色,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构建起“社区—街道—区级部门”之间的多级协同合作。同时,及时与教育等相关部门沟通对接,为流动职工子女争取就近入学的机会。
茄子溪街道用实际行动解决了企业职工的后顾之忧,也为辖区企业的稳定发展注入了温暖力量。截至目前,茄子溪街道看望慰问职工子女2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