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动·优化营商环境
(全媒体记者 黄兰清)“只是出示了一下微信的收款页面,一千多块钱就被莫名其妙地扣除了,听着就让人感到害怕。”近日,区检察院就一犯罪团伙盗刷付款码向辖区某酒店调查了解情况时,酒店经营者提及了曾听说的同行被骗经历。
经查,该犯罪团伙在大渡口区、奉节县、巫溪县等地,专门针对酒店、宾馆、民宿实施盗刷。他们作案手段新颖,让人难以防备,短短数月就有45家企业受害。
“该犯罪团伙分成两组,一组负责骗取付款码,另一组负责付款码取现。”办案检察官介绍,“骗码组”会假装预付房间定金,要求与酒店前台视频通话,再通过各种话术,让工作人员在视频中拿出另一部手机出示酒店收款码。由于工作人员防范意识不足,出示收款码时往往会不慎泄露付款码,犯罪分子趁这几秒钟偷偷拍下酒店的付款码,随即发给“取现组”,由其在异地便利店或有扫码枪的其他场所迅速消费、套现,完成盗刷。
办案过程中,为防止更多酒店从业者碰到类似情况,区检察院联合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前往辖区各酒店、宾馆及民宿,点对点送达风险提示函,提醒经营者加强防范,避免财产损失。
“风险提示函很及时、很有用,帮我们消除了潜在的经营风险。”送达现场,企业负责人向检察官及民警表达了谢意。
“提示函并非一发了之,为把防范举措落到实处,我们将积极贯彻落实‘检察护企’有关部署安排,通过强化部门联动、加大宣传力度、制发检察建议等措施,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助推行业治理。”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推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落地见效,区检察院还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和模式,强化“法治护航员”职责。在案件办理中总结企业常见法律风险,制作发放《“检察护企”法律风险防范指引手册》,助力企业规范管理。同时针对辖区不同行业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教育和风险防范讲座。
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以“检察护企服务站”“莎姐”护企宣讲团等为载体,不断完善“点对点”对接、“订单式”服务、“菜单式”普法等机制,强化部门协同联动,通过法治护航为企业纾困解难、防范法律风险,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以更有力的检察担当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