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数智赋能破解占道顽疾

大城治理 看大渡口实践

(全媒体记者 张涵菓)“以前翠园路很多占道经营的游摊小贩,把路堵了不说,食品安全也没有保障。现在就清爽多了。”近日,家住新山村街道的居民王丽芬发现,家门口困扰多年的占道经营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这一变化得益于新山村街道创新打造的“环公园大综合一体化”智慧执法场景。

位于新山村街道的翠园路毗邻大渡口公园,人流量大,曾是流动摊贩聚集的“重灾区”,来往群众常常和流动摊贩“撞车”。过去,街道经常接到相关投诉,但摊贩和执法人员打“游击战”,传统执法存在发现滞后、取证困难等问题。

如今,“环公园大综合一体化”智慧执法场景上线,通过AI算法预警、多部门联动执法,实现从被动处置到主动治理的转变。“公园周边的物联感知设备接入了大渡口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AI算法一旦识别到违法行为,信息将通过应用平台层层传递,最终接入‘执法+监督’应用,全程可以用秒来计数。”新山村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执法人员可以快速前往现场开展执法,实现了行政违法线索从物联感知设备到“执法+监督”应用的全过程闭环处理,执法时间缩短60%以上。

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以“智”推“治”,新山村街道在全市率先探索物联感知系统与“执法+监督”应用相结合,建设“环公园大综合一体化”智慧管理驾驶舱,设置一标三实、感知设备、实时监控、应用链接等数据模块和AI算法,基层治理中心设备接入量达19343个,实现环公园全区域覆盖、全领域感知,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智能执法管理场景,有效提升执法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并依托141平台与“执法+监督”系统,实现环公园多领域执法案件一平台通办,巡查、处罚、监督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全程网办率达100%。

从“人海战术”向数据驱动的转变,新山村街道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路上的探索,为破解基层执法碎片化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经验。新山村街道还对“环公园大综合一体化”智慧执法场景进行了迭代升级,介入高清摄像头、噪音检测器等47个物联感知设备,并设置了28个相关算法,对市容秩序、社会噪声、消防安全、交通秩序等方面进行更高效的实时监控和态势预警。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