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永香 文/图
“前方到站——天堂堡站,请从左侧车门下车,注意列车与站台间隙……”8月12日,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天堂堡站的站台上,列车进站的提示音响起,屏蔽门在蜂鸣声中缓缓滑开,乘客步履匆匆。
天堂堡,曾是大渡口区管辖的一座山堡,如今成了轨道交通二号线的一座车站,坐落于大渡口区九中路。可“天堂”二字从何而来?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
“现在年轻人都知道天堂堡是轻轨站,但晓得它本来叫天灯堡的恐怕不多了。”今年78岁的陈畅老人在车站附近住了六十余年,他告诉记者,小时候常听长辈说,从前的天堂堡,山堡中有一座形似碉堡的建筑,一到夜晚便灯火通明,远远望去犹如天灯闪耀。“天灯照堡”的景象引人遐想,这片地域便被称作“天灯堡”,后来口耳相传中,渐渐成了“天堂堡”。
关于地名的由来,还流传着更富传奇色彩的版本:因天空曾有一匹神马在此现身又遁入仙境,众人便视此地为“天堂”,故名“天堂堡”。
相传很久以前的一天,天堂堡上空,一道红光由远及近,流光所至,天空红亮耀眼。紧接着,远处传来马蹄声,由弱渐强,一匹高大壮硕、毛色油亮的骏马踏着云彩奔驰而来。它昂首驰骋于半空,鬃毛飞扬,鼻息如雷。远处道路上,一群百姓气喘吁吁地跟着流光小跑,循着天马的踪迹一路追寻至天堂堡一带,神马突然停驻,凌空回望,仿佛在向众人告别。片刻后,它甩头昂首,一声长嘶,漫天红光渐暗直至消散;随后后蹄一蹬,前蹄腾空,再一声长嘶,转瞬遁入云层,没了踪迹。下方的百姓纷纷朝神马消失的方向作揖,继而伏地跪拜。
这匹马从何而来?众人为何如此恭敬?
原来那年大旱,附近村落灾情严重,人畜饮水困难,庄稼颗粒无收。人们生活艰难却不愿背井离乡,只能虔诚祈祷上天降下甘霖。或许是这份虔诚感动了上苍,神马从天而降,它驻足之处竟出现几处深坑,汩汩泉水从坑底冒出,很快溢满坑洼,顺着田垄流淌,救活了濒死的庄稼。神马见大功告成,便在天堂堡附近飞升离去。神马与甘泉的故事不胫而走,“天堂堡”的名字也随之流传。
如今的天堂堡站周边,现代化住宅小区与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当二号线列车再次进站,车门开合间,仿佛能听见历史与现实的交响——那是“天灯照堡”的微光,是神马奔腾的蹄声,更是一座城市在地名指引下不断向前的脚步声。
从“天灯照堡”到神马传说,从乡野山堡到现代都市,这片土地始终在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中寻找平衡。地名作为文化的基因链,既镌刻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也承载着当代人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或许正如那匹消失在云层中的神马,真正的天堂不在天上,而在人们守护记忆、创造未来的勇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