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八桥镇:“三色”工作法精准服务市场主体

大城治理 看大渡口实践

全媒体记者 文琰 文/图

“今天又来巡查啊?最近总见你们往隔壁市场跑,我们超市这边倒清静多了。”8月7日,在八桥镇经营多年超市的老板赵成一边整理货架,一边和前来走访的执法队员搭话。他不知道的是,这种“清静”源于八桥镇推行的“三色”工作法——他的超市因各项指标达标被列为绿色主体,而隔壁市场则是重点关注对象。

今年6月,八桥镇结合实际,聚焦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市场主体精准服务、综合执法协同高效,创新构建“精准服务市场主体‘三色’工作法”,探索基层执法改革新路径,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提供基层实践探索。

“我们以‘信用+执法’为改革方向,创新‘社会信用评级+基层风险评价’体系,在社会通用信用评级体系基础上,结合基层看得见管得着的事项、群众体验感强和关注度高的问题、容易发现但潜藏风险高的隐患,制定‘三色’工作法。”八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三色”工作法以红、黄、绿三个等级区分市场主体信用水平和风险程度,并与受检频次、涉企服务、网格治理精准对接。

为让“三色”工作法落地见效,八桥镇以数字化搭建融跨平台,依托基层治理指挥平台搭建全镇“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驾驶舱,整合各类数据源,建立统一的“市场主体执法风险评价数据库”,实现信用与风险信息动态归集、核验、更新。并整合全镇执法资源,组建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推进“执法进社区”,与网格员、物业服务人员等构成“城市治理最小单元”。

在分级分类方面,八桥镇构建了多维的分级分类体系,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信用评级为基础,结合基层执法重点关注的市容、环保、消防、投诉整改领域,制定市场主体执法风险评价标准,通过最小单元摸排生成评级,综合形成绿、黄、红“三色”等级。

“我们的评级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动态调整的。”八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以首次摸排分数为基础分,一季度为一周期,通过“综合查一次”、投诉处理、日常巡查记录、无人机定向巡查进行加减分,动态调整颜色等级。对绿色主体采取“激励优先+服务前置”,全年免除行政检查;对黄色主体采取“修复引导+动态跟踪”,每季度按10%比例双随机抽查;对红色主体采取“攻坚整治+信用重塑”,每季度按25%比例双随机抽查。

八桥镇还建立了复盘研究制度,每季度归集分析市场主体数量、行业、区域三色分布、颜色转换率等情况,并根据市场主体赋色结果,形成“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计划,按市场主体行业类别明确联合检查参与部门,统一检查内容、标准和方式,对黄、红主体按比例抽查,一次性完成多部门检查事项,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扰企。

“以前不同部门轮流来检查,我们要花大量时间准备材料、配合检查。现在一次检查就能完成多项任务,大大减轻了负担。”在八桥镇经营企业的张老板感慨。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