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大渡口把民生愿景“绘”成幸福实景

全媒体记者 朱晨鹭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大渡口民生暖意处处涌动。今年上半年,1.59万人次困难群众获及时救助,约1200万元临时救助金解燃眉之急;彩色步道、交通路网优化惠民工程让群众日子愈发舒心;“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让幸福触手可及……这座城市尽显民生温度,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用实打实的举措让民生福祉持续升温。

民生兜底

从“急难愁盼”到“幸福清单”

“我刚出院社区网格员就上门帮我申请了临时救助金,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近日,茄子溪街道新港社区61岁低保对象黄阿姨感动地说。原来,社区网格员通过“渝悦・救助通”平台的动态监测功能,掌握了黄阿姨因肾病综合症住院的信息,考虑到她是独居老人又无生活来源,出院当天便列为重点走访对象。上门后,网格员通过“渝悦・救助通”微信小程序协助黄阿姨上传出院证明、家庭收入证明等材料,短短15分钟就完成线上申请。一周内,救助金便打到了黄阿姨银行卡上。

区民政局以“速渡助”社会救助服务品牌为引领,引导镇街村(社)、网格干部及时了解困难群众的家庭经济状况、生活需求等,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帮扶”,新增保障困难群众410人次。

并依托“渝悦·救助通”平台和“141”基层智治体系,动态监测低收入人口5155人,实现救助申请“掌上办”,24小时救助“不打烊”;推出22个“社会救助一件事”联办事项,形成困难群众已帮扶“幸福清单”。

2025年上半年,大渡口区困难群众基本保障率100%,累计救助低保家庭、特困人员1.59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约1200万元,“渝悦·救助通”系统显示资金及时发放率100%。保持“885”考核民生报表“‘社会救助一件事’对象认定未办结数”评价指标排名A档,100%办结救助申请事项。

惠民工程

从“脚下升级”到“生活向稳”

“这条步道改变了我下班后的生活!”家住九宫庙街道湖榕路湖榕锦苑小区的居民张女士兴奋地说,以前这条路人行道地砖松动,现在变成了平整舒适的彩色步道,沿街还增加了艺术彩绘和图案灯,已经和朋友约好每天一起来步道“刷圈”,既健康又时尚。

张女士口中的这条步道惠民工程于九宫庙商圈核心区域,环线步道总长达3666米,串联起了春晖路、翠园路、湖榕路和锦霞街的人行道,沿街1.4公里1800余盏景观照树灯以及艺术彩绘更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靓丽窗口。

今年上半年,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等部门持续发力,将民生需求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推进了一系列重点惠民工程——推进三纵线五台山立交至双山隧道段改造工程全线通车,大渡口至江北通行时间缩短至八分钟;九宫庙片区雨污水管网整治工程完工;友间公寓一期新增500多套公寓,9个老旧小区改造面积达90.22万平方米……通过交通路网优化、功能品质提升、生态环境改善等多维度举措,越来越多的改变在大渡口的街巷悄然发生。

大渡口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和教育等民生领域持续发力,让民生画卷愈发精彩。今年8月,大渡口区中医院进入试运行阶段,将惠及周边近50万群众,项目正式投用后,将成为大渡口区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急救、公共卫生为一体的二级综合性中医院。预计今年9月,大渡口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大渡口校区)将实现开学,该校区规划班级数72个,依托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本部的优质教育资源,致力于建设成为“高品质、有特色、创新型、现代化”的优质公办特色高完中学。

15分钟生活圈

从“住有所居”到“居有所乐” 

8月11日,记者从区发展改革委获悉,新山村街道进入重庆市首批“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标准名单。

“在这里,我不仅找到了温暖的‘小家’,生活便捷、服务贴心,让我在大渡口奋斗有了底气。”从北碚到大渡口工作的吴娜是“友间公寓”住户。今年5月,新山村街道在“友间公寓”打造了“515青年服务圈”,为留渝来渝青年提供了青年驿站、青年公寓、青年夜校等多元服务平台。

与公寓一街之隔,便是新山村街道打造的全区镇街第一个红岩先锋“智治枢纽”。“我们将闲置物业改造成‘环大学就业创业街区’,为青年提供创业就业平台。”新山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还依托“双更基地”和“爱心惠残”众创空间,为居民提供职业规划、技能培训等服务,让居民生活更有品质,擦亮“美好新山村 优质生活圈”的新名片。

这样的便捷,正是大渡口区推进“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将民生关怀织进城市肌理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大渡口区锚定“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目标,以八桥镇、新山村街道、九宫庙街道为试点,像搭积木般将教育、医疗、商业、休闲等资源精准嵌入居民生活半径,让“家门口的幸福”触手可及。

九宫庙街道推出“一圈一品”服务项目,以“人文、枫桥、融合、活力”为关键词,对辖区进行亲民化改造,创新培育龙头企业与品牌发展,结合老旧改弥补配套缺失等,变身“钢城新记忆、居民新家园”。

八桥镇双山片区打造“音乐+集市”“文化+旅游”等特色IP,常态化举办“花开的声音”专场音乐会暨“花花好市”音乐集市,打造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一、二、三期,全季酒店、梦之旅酒店等形成酒店集群,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公园双山 活力新城”。

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生活圈”为单位,以需求为导向激活服务生态,在圈内布局公共文化设施、丰富公共文化供给、配套线上文化服务,进一步梳理全区教育、医疗、商业、文化等各类资源,精准调配资源,服务辖区居民。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