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文琰
随着夏季夜市高峰的到来,夜间经济愈发火热,食品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连日来,区市场监管局将夜市餐饮纳入“重点监管清单”,严格守护这份独特的城市烟火气。
8月14日晚上,大渡口区九宫庙夜市人声鼎沸、烟火升腾,一场“夜市食品安全突击检查行动”在此展开。“老板,这个羊肉串的原料是从哪家供应商进的?请出示一下进货单和检疫证明。”执法人员手持快检设备,穿梭在烧烤摊、大排档之间,对食材溯源、加工卫生、餐具消毒等关键环节开展“拉网式”排查。
“我们梳理了近期12315平台投诉数据,发现夜市餐饮投诉中60%涉及食材不新鲜,加工环境也很脏乱。”区市场监管局九宫庙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介绍,针对操作台面油污未及时清理、灭蝇灯未开启等问题进行指出,并立即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
在某烧烤摊位前,执法人员掀开冷藏柜,逐一核对羊肉、鸡翅等冷冻食材的进货台账,“这箱鸡翅的生产日期是2025年7月20日,冷链运输单据齐全,储存温度显示2℃—4℃,符合规范。”同时,执法人员不忘提醒摊主,夜间气温高,备用食材要及时装入保鲜柜,生熟必须分开存放。
此次检查推行“检查+指导”模式,执法人员不仅查问题,更注重教方法。他们向经营者现场演示“明厨亮灶”操作规范,强调凉菜间必须配独立空调,刀具砧板要色标管理,这些都是降低交叉污染的关键。同时,区市场监管局联合街道、社区推行“商户自治+社会监督”模式,鼓励消费者查看商户后厨和信用信息,让“舌尖上的安全”可感知、可监督。
此外,在火锅食材方面,区市场监管局重点整治火锅底料生产中食品生产厂油脂原料来源不明、待加工和委托加工的油脂来源不明问题;火锅油脂使用上,重点整治餐饮经营者油脂采购渠道不正规、异常低价采购、索证索票不到位等问题,严厉打击回收利用“老油”行为;针对毛肚、鸭肠等食材,重点整治生产经营环节违规添加,抽检不合格食材的全环节追溯不彻底、处罚不闭环等问题。
与此同时,区市场监管局督促指导电商平台、网络直播间,重点排查平台是否严格审查入网生产经营者资质和肉制品标识信息。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问题)产品,全面核查处置,涉及多地区的强化通报协查、联动配合、联合打击,依法依规查处一批违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