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文琰
“老板,请出示这批毛肚的进货台账和检验合格证明。”8月18日,区市场监管局八桥所执法人员走进辖区一家火锅店后厨,仔细检查冷藏柜里的食材。这场针对火锅食材的 “地毯式”排查,正是区市场监管局守护市民“幸福餐桌”的生动实践。
火锅作为重庆的城市名片之一,其食材安全直接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餐桌。针对行业存在的“三非四差”(非法原料、非法添加、非法资质,记录差、标识差、卫生差、培训差)乱象,区市场监管局近期启动专项整治,聚焦火锅店食材配送等关键环节,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
在排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重点核查经营主体资质是否合法有效,以及牛羊肉卷、毛肚、底料、调味料等火锅常用食材的供应商资质和合格证明文件,确保食材来源清晰可追溯。同时,高频次排查是否使用工业火碱、双氧水、甲醛等非食用物质浸泡食材或对过期食材进行非法二次加工,严查超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对经营场所发现的不明液体、粉末坚决控制并深挖溯源,从源头斩断“非法添加”链条。
“预包装及散装食品标签标识,必须要确保信息真实完整、符合标准,杜绝过期变质或性状异常食材上桌。”在一家火锅店的操作间,执法人员提醒。专项整治不仅紧盯火锅油脂使用安全,严打“老油回流”,更对食材储存条件(冷冻冷藏温度)、库房及操作间卫生、“三防”及消毒措施落实情况等严格把关。
“添加剂使用记录一定要规范完备。”在2025年火锅餐饮培训会上,执法人员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压实经营者主体责任,督促完善台账管理,强化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切实提升“培训差”短板。
据统计,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共发现问题12个,立案查处3个,现场责令整改9个,对36家火锅经营者开展集中培训,签订责任书36份。
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加大对火锅串串行业的日常巡查和抽检力度,不定期开展“回头看”检查,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和诚信经营水平,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餐饮消费环境,让市民在滚烫的火锅里尝到美味、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