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文琰
8月26日上午9点,在新山村街道新一社区月光村小区门口,78岁的曹祖芬一眼就看到了拎着两大袋蔬菜的周乐珍。今年86岁的周乐珍腿脚不便,是一名独居老人。曹祖芬赶紧快步上前,一把接过袋子:“周姐,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买菜叫我一声,你怎么又自己扛这么多!”

作为“曹大妈邻里守望队”的队长,曹祖芬每天都会在小区转一转,心里始终惦记着那些高龄老人的需求。例如,帮行动不便的老人拎重物、给独居老人打扫卫生、为空巢老人买果蔬等,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她一坚持就是两年多,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快进屋里歇着,我帮你把菜归置好。”曹祖芬熟门熟路地扶着周乐珍进屋,放下菜袋,就拿起围裙系上。她先把新鲜的白菜、萝卜放进冰箱,又将土豆、红薯摆在通风的竹篮里,动作麻利又细致。周乐珍坐在沙发上,看着忙碌的曹祖芬,笑着说:“有你在,我省了不少心!以前买次菜上楼要歇三回,现在有你帮忙拎,轻松多了。”
据了解,新山村街道60岁以上人口占比27.3%,许多高龄、独居老人面临着诸多生活难题,拎重物上楼气喘吁吁、打扫卫生力不从心、日常无人陪伴倍感孤独。为了打破老年人“被动接受服务”的困境,新山村街道积极探索创新,推出了“养老管家”志愿服务模式,在辖区内精心组建了15支志愿服务队,“曹大妈邻里守望队”便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一支。这支队伍的7名队员年龄都在60到78岁之间,都是精力相对充沛的低龄老人。他们怀着满腔热情,专门为社区里行动不便、独居的高龄老人提供贴心的生活帮扶。
“以前退休在家,每天的生活就是买菜、做饭、看电视,感觉自己就像个没用的闲人,心里闷得慌。”曹祖芬一边擦桌子,一边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有一次新山村街道开居民大会,号召我们这些‘年轻老人’去帮助高龄老人。我一听,立马就举手报名了,因为这是一件有爱心、有意义的事情!”
新山村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街道15支志愿服务队已累计服务老人2000余人次,带动300余名居民从“坐等服务”转向“主动奉献”,越来愈多的低龄老人主动报名加入服务队,“接下来我们还想加一项‘上门检修’服务,招募一些有手艺的低龄老人,帮有需要的高龄老人检查水电、换个灯泡,让大家的生活更方便。”
如今,这股暖心的志愿服务之风在辖区越吹越盛,一幅温馨和谐的社区养老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