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润梅
现代化人民城市如何建设?在8月27日举行的区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上,明确了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部署了推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八项重点任务。
1.着力优化空间布局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着力“五个城市功能片区”建设,强化“一圈双核”的牵引功能,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焕新升级现代都市商圈。加快九宫庙商圈、天安数码城、万达龙湖片区协同发展,大力发展首店经济、体验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消费,聚焦大宗贸易、大健康医疗、电商直播等业态,盘活一批闲置楼宇,打造国家骨干冷链物流、龙文钢材“双百亿”物流市场,全力打造“九宫庙商圈现代化商贸核心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平台集聚区”。
打造建桥千亿产业园区。积极融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培育壮大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智慧医疗装备产业、高端摩托车产业3个主导产业,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节能环保装备产业2个特色产业,1批“新星”产业,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业、检验检测服务业、软件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服务业、电商服务业、低碳环保服务业6个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建桥园区产业迭代、转型提质,努力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三年突破700亿元、六年达到1000亿元目标。
建设五一互助活力新城。立足“一环、多点、成片”三大布局,谋划打造具有大渡口辨识度的“城市之眼”,加快建设10公里生态绿廊,提速建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推动五一互助片区活力新城三年成势,产城融合、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生态宜居的新市民中心初具形态。
2.着力塑造创新引领的
城市高质量发展动能
要全面融入全市“416”科技创新布局,坚持育主体促转化、聚要素优生态、造场景强赋能,把创新全方位植入城市内核,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关键支撑,加快走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路子。
构建更高能级的创新体系。围绕打造“建桥—天安”科创走廊,打造一批高端新型研发机构、产业研究院和创新综合体,健全“研发设计—中试孵化—成果转化”产业创新链,吸引一批上下游企业集聚,培育壮大科技企业矩阵,力争三年内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分别达到250家、1000家,国家级和市级创新平台达到150个。
培育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强化科技创新要素配置,推动产、学、研、用、金、算、云等协同配套,用好15亿元产业引导基金、3000万元种子投资基金,引进优秀科学家团队成果产业化项目,营造要素集成、资源整合、生态共建的活跃场景载体,加快形成科、产、城、人、文一流创新生态。
打造赋能产业的创新场景。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模式牵引“四侧”协同促进“四链”融合,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依托链主领军企业优势地位,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抢占智慧医疗装备、机器人、低空经济等细分赛道,培育多元创新业态,打造多元应用场景,推动产业补链聚链强链提质发展。
3.着力提升数智赋能
综合治理整体效能
要坚持数据驱动、AI赋能、场景引路、全域推进,全面增强城市数智化协同高效治理能力,努力在数智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上探路领跑。
强化AI赋能。突出“强力统筹、强势推进”,创新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重庆双向赋能,聚焦基本能力建设“八项关键指标”加力攻坚,高水平打造AI赋能综合应用场景。
建强实战枢纽。强化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主轴功能,积极探索推进城市发展、服务、安全、治理等重点工作基于治理中心全量部署、统筹调度,建设全区统一的平战转换实战枢纽,全面提升高效协同的数智化治理能力。
深化执法改革。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牵引,贯通衔接数字重庆建设,强化“执法+监督”全流程全量规范办案,积极谋划“执法+助企兴业”等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综合场景,打造推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标志性成果。
4.着力增强联通内外的
城市高水平开放能级
要坚持交通先行、产业主导、平台支撑,全面拓展城市高质量发展空间,加快形成以大开放促大发展的良好格局。
提速对外通道建设。积极推进成渝铁路改造,加快建设双山隧道至金家湾立交改造工程、大滨路与九滨路连接道等对外通道,提高到机场、港口、高铁站、物流园等交通枢纽通达效率,切实降低物流成本,实现更高水平“内畅外联”。
做大开放型经济。大力培育外向型企业,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出海”能力提升计划,瞄准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境外市场,依托体外诊断、节能环保、汽摩配套、重庆小面等优势产品,搭建跨境电商配套服务体系,发展服务外包等新兴外贸业态。
构建开放合作平台。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市级枢纽港产业园战略,提升重庆自贸试验区大渡口联动创新区平台能级,增强城市对全球高端要素资源集聚能力。
5.着力提高全方位体系化
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要坚持全域风险纳管、全时信息感知、全量闭环智控,全方位增强城市本质安全能力,以高水平安全护航城市高质量发展。
精准管控安全风险。健全城市安全风险全量闭环智控体系,完善以防为主的风险隐患监测预警、排查化解机制,推动城市风险点全量落图,重点领域风险实时精准感知管控,切实增强整体调度、联动响应、应急处置的实战实效。
抓紧抓实安全生产。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抓好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森林防火、自然灾害等领域安全隐患整治,做好防汛预案和防灾准备,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大渡口实践,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妥善处置历史遗留问题,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平安工作走在前列。
6.着力推动城市更新
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要坚持需求导向、项目牵引、功能完备、品质焕新,统筹城市规划、建设、运营、治理各环节全过程,加快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全力推进城市更新。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推进钢城、九宫庙、五一互助、双山、工博、茄子溪片区更新,一体化推进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商业区改造。
全面优化公共服务。依托“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聚焦医疗、教育、养老等关键民生领域,提速区人民医院扩容工程等项目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品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全域提升城市颜值。着眼打造产城景融合、山水园一体的城市风貌,构建“渔秋浩—葛老溪—茄子溪—钓鱼嘴”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滨江风景线、“工业遗产+崖江生态+青年创艺”三位一体钢花片区美丽都市风貌展示区、“都市田园+产村融合+数智赋能”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等标志性大场景,大力实施城市微景观改造提升,实现“点上精致、线上出彩、整体大美”。
7.着力推动底蕴深厚的
新时代文化强区建设
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区。
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弘扬“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城市精神,深化“红岩思政·红旭行动”品牌培育,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深度挖掘义渡文化、抗战文化、工业文化,办好重庆小面文化节、重庆火锅文化节等品牌节赛,全力打造滨江沿线老重钢、钓鱼嘴、金鳌山“一线三组团”文旅发展新场景。
提升宣传工作质效。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用好各类媒体平台资源,传播大渡口声音,讲好大渡口故事,不断提升城市辨识度、影响力和美誉度。
8.着力强化党建统领
确保党的领导一贯到底
要坚持党建统领、资源整合、多元共建,全面提升党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加快构建党建统领的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
党建统领带全局。持续健全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一把手”抓城市工作的责任链条,完善党建统领“141”基层智治体系,集成培育“红岩先锋·义渡星火”全域党建品牌,深入推进党建统领“三联四访”深化“三服务”工作机制,更好发挥城市基层党组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引导群众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
锤炼作风强本领。大力弘扬“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干部队伍城市工作能力水平,加快培养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等专业人才。
协调联动聚合力。加快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制度保障体系,全面形成党委统筹、多方联动、法治护航、基层赋能的城市工作格局,营造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