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重庆万吨商旅融合总部基地项目进入地上主体结构建设阶段

(全媒体记者 朱晨鹭)近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交二航局建筑公司承建的重庆万吨商旅融合总部基地项目(以下简称“万吨项目”)6号楼冻库主体结构冲出正负零,项目全面进入地上主体结构建设阶段。

据悉,万吨项目位于茄子溪街道星港路,对万吨冷储物流园进行重新规划,在改造破旧建筑、保留历史建筑的同时,进行增量扩容、设备更新,建设包括31万平方米仓储建筑,配套用房3800平方米,车库及设备用房3万平方米,停车位729个。项目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目前11、13号楼主体结构完成,12号楼负一层结构完成,整体进展稳步推进。

在建设过程中,万吨项目面临着不少难点。“这片区域属于复杂地质山区,地下情况错综复杂,既有回填土又有岩石层,再加上冷库是超长结构,要让混凝土一次浇筑达到优质标准,更是难上加难。而且得在短时间内协调数十个专业团队协同作业,施工组织的压力特别大。”项目负责人龙新道出了项目建设中的“拦路虎”。

但从第一根桩完成,到全面冲出正负零,用时不到5个月。

今年3月万吨项目启动建设以来,区发展改革委、区住房城乡建委等相关部门,在土地审批、交通规划、用水用电等关键问题上积极协调,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作为施工方,在关键建设上,我们在冷库基础施工时创新采用‘预成孔植桩工艺’,确保桩基与主体结构能穿插作业。同时,针对因冷库的功能需求,要求建设结构尽量少留或不留施工缝这一问题,我们将塔吊安装在现有电梯井道内,不仅减少了施工缝的留设,降低了渗漏隐患,结构成型质量更好。”龙新说。

连日来,重庆持续的高温天气,也给项目建设带来不少挑战。

龙新介绍,夏季混凝土水分蒸发较快,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及混凝土强度,技术团队提前沟通搅拌站对混凝土配比进行重新调配,减缓混凝土浇筑期间水分流失速度。此外,中交二航局建筑公司采取施工人员“做两头,休中间”策略,动态调整施工节奏,避开日间高温,并设置“安康驿站”、遮阳休息区,储备足量防暑药品、绿豆汤、冰镇饮用水、西瓜等清凉物资,全力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据了解,万吨项目建成后,将以冷链物流、食品加工为产业核心,配套发展产业孵化、滨江美食、休闲娱乐,力争打造成为产业创新升级、产城一体、文化旅游、滨江休闲的现代化商旅融合的农产品集配总部中心,预计今年年底,将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