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朱晨鹭
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要以城市更新为抓手着力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突出群众所愿即城市所向,以“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为牵引,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整治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推动群众生活面貌、城市环境风貌不断展现新气象。
大渡口区紧扣市委六届七次全会部署,完善城市功能品质,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扩大普惠性公共服务供给,全面绘就高品质生活新图景。
完善基础设施
“现在上下班回家时间更短,拥堵情况缓解了很多。”近日,春晖路街道柏华社区居民冯华说,此前柏华街松青路交叉口早晚高峰常堵得水泄不通。今年4月,区城市管理局多方协作,通过增加车行道、延长车行绿灯时长等,大幅提升通行效率。
另一边,新山村街道沪汉社区钢花村黄桷大楼老旧片区曾因无停车位、无专人管理,违停严重。区城市管理局利用社区道路及空地,新增37个停车位,通过抽签定停车资格并实现社区自治,让停车秩序逐步规范。
2025年以来,大渡口区聚焦商圈、学校医院周边等区域,开展缓堵促畅“小切口”治理,整治8个堵乱点,建成5个小微停车场共283个泊位,完成8个社区停车综合治理。
在群众日常生活中,更多暖心变化正在同步发生。八桥镇在双林社区、常嘉社区以小区为“圆心”,15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串联起菜市场、养老驿站、图书馆等便民设施,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2025年上半年,大渡口区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品质,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以点带面推动全域“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构建起集生活、休闲、医疗、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优化教育供给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
大渡口区深化“党建引领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打造“铸魂启智·红心育梦”教育系统党建总品牌及35个直属学校党组织子品牌,分学段开发精品思政课、“楷模润心”主题班会课,形成“小学故事浸润—初中案例探究—高中思辨升华”阶梯式育人目标。
“我准备把孩子送到小区旁的幼儿园上学,这里教学质量高,送娃上学既方便又放心。”去年投用的区实验幼儿园春草园B区深受家长青睐。
大渡口区扩大公办资源供给,区实验小学改扩建新增学位900个,茄子溪中学改扩建新增学位500个、大渡口区西大附中新增学位3000个,新开办公办幼儿园2所,新增学位630个,满足区域内居民优质公办教育资源需求。
义务教育阶段通过深化集团化办学模式,新增大渡口区西大附中教育集团,教共体办学覆盖率达到96.7%;高中教育构建起以1所市级名校为引领、2所联招学校协同发力、多所知名院校合作衔接的发展体系;职业教育持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新增大数据技术应用等9个新专业……
当前,大渡口区正深耕教育强区建设,教育发展的民生温度与惠民实效愈发凸显。
强化医养服务
“陈医生每周上门测量血压、血糖,让我心里特别安稳。”家住八桥镇凤阳社区的82岁独居老人王历英说。她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被社区家庭医生纳入“黄色”重点管理,“有这样的家庭医生,我们独居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了。”
据了解,全区共有169支家庭医生团队,通过上门巡诊实现精准守护,对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病患者等“七类重点人群”实施“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已完成随访服务23.4万人次。
打造“义渡健康集市”义诊巡诊服务品牌,深入企业、村社、学校、养老院等举办健康活动123场次;构建“1+6+N”家庭医生驿站体系,提供错时服务、预约上门医疗服务……区卫生健康委打造“四诊联动”模式,织密“15分钟健康服务圈”,构建起多层次、便捷化的基层医疗服务新格局。
在养老服务方面,大渡口区逐步完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阵地,已累计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站46个。
构建“一网三全四有”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打造“义渡到家”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品牌,推行“线上点单、机构接单、回访评单”的全流程养老服务模式……当前,全区已实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全链条”,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