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品奶茶之甜 悟汗水之咸

全媒体记者 张永香 文/图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整座城市仿佛被置于巨大的蒸笼之中,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燥热的气息。8月25日清晨,36岁的配送员邱俊和往常一样,准备开始当天的配送工作。“我当配送员已有大半年时间,主要负责渝北区和九龙坡区茶百道奶茶店的配送工作。今天,我需要完成8家门店的配送任务。”邱俊告诉记者,儿子邱铭皓将全程陪伴在他身边,亲身感受这份工作背后的艰辛。

仓库里的小帮手

清晨5点,天色未明,位于八桥镇凤阳社区凤阳小镇的邱俊家中,父子俩听到闹钟后,迅速从床上起身,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急忙赶往沙坪坝区土主仓库。一路上,13岁的邱铭皓趴在车窗边,心中满是期待与好奇,想象着即将开启的这段独特经历。

当他们抵达仓库时,看见工人们一刻不停地穿梭在各个角落,父子俩迅速戴好手套、穿上反光衣,投入到这忙碌的氛围之中。“儿子,你看,这张单子上详细写着每家店要配送的货物。”仓库里,邱俊一边手持订单表,认真地逐一核对,一边耐心地给邱铭皓讲解着,“装货可不是随便乱堆的,这里面有不少学问。重的货物要放在下面,轻的放在上面,这样货车行驶起来才更稳当。鲜奶和果泥,得把它们靠里放,不然路上遇到颠簸,很容易被压坏,到时候可就没法给商家交货了。”

邱铭皓跃跃欲试,伸手去搬离自己最近的一箱纸杯。原以为轻飘飘的箱子,入手却比想象中沉得多,他刚要起身,脚下一个趔趄,箱子险些脱手。邱俊眼疾手快地扶住箱子,顺势将其扛到自己肩上:“别急,搬东西要先蹲稳,让箱子贴近身体,再用腿的力气站起来,不是靠胳膊硬撑。”邱俊为儿子示范了一遍,动作流畅得像一台精准的机器。

当他们进入冷冻库时,一股寒意扑面而来。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与外界的酷热高温形成了鲜明对比。邱铭皓站在冷冻库门口,看着父亲穿上厚重的衣服走进库内,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爸爸穿着棉衣,呼出白气,却从未慢下脚步,我从心里面敬佩他!”邱铭皓感慨道。

把货拉出来,核对无误后就装车。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繁琐无比。父子俩知道,任何一点小失误,都可能给配送过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高温下的配送路

上午10点,阳光已经变得灼热,气温飙升至39℃。邱俊将冷藏车停在茶百道叠彩西城店门口,车门刚打开,一股热浪就涌了进来。“快把这家店的货品找出来,抓紧时间搬进店里,避免配料遇热变质……”邱俊叮嘱儿子。

邱铭皓仔细对照订单表,将鲜奶、纸杯、果泥一一递给父亲。邱俊则把货品搬到门店内,父子俩配合默契,动作利落。

上午11点,他们来到茶百道中冶仁和西里店。冷藏车停在马路旁,这里没有树荫遮挡,阳光直接晒在车厢上。邱俊打开车厢门,弯腰将货品搬到路边,邱铭皓则跟在后面帮忙清点。“爸爸,这几箱货品看着不重,交给我吧!”懂事的邱铭皓主动搬起一箱纸杯,快速朝着店内走去。

一箱西瓜重约60斤,是所有货品里最重的。只见邱俊微微弓着背,双手紧紧抱住西瓜箱,每走一步都显得有些吃力,额头上也渐渐冒出了细密的汗珠。邱铭皓看在眼里,想要帮父亲分担一些。然而,邱俊却摆了摆手,关切地说道:“这个太重了,你搬不动,就在旁边看着就行。”可邱铭皓哪肯轻易放弃,他眼神坚定,毅然上前用双手稳稳地托住箱子的一角。父子俩心有灵犀,同时发力,齐心协力地将西瓜箱缓缓放到了路边。

清点无误后,邱俊从车厢里拖出一辆折叠式小推车——这是他们配送货品的“得力助手”。邱俊熟练地将货品一件一件地堆放在小推车上,尽量让重心保持平衡。

一路上,父亲邱俊双手紧握车把,仔细注意着脚下的路,既要掌控方向,又要稳住重心,每走一步都格外小心。儿子邱铭皓则全程跟在推车后面,双手扶着纸箱,确保货品不会掉落。

车厢里的父子情

中午12点过,邱俊将最后一箱货品进行妥善交付。但忙碌的节奏并未因高温而有片刻停歇,父子俩又匆匆钻进驾驶室,将冷藏车开回仓库,这一天的繁重工作才算真正画上句号。返程路上,邱俊的话突然多了起来,他讲起哪个店的台阶高、哪个店的后门窄,哪条路在修要绕行——这些原本枯燥的细节,在今天,突然成了父子之间最动人的对话。

下午1点过,冷藏车回到仓库。邱俊下车检查车厢,邱铭皓则主动帮父亲收拾车上的手套和订单表,还把折叠小推车擦干净,然后收进车厢角落,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认真与用心。

这一上午的亲身经历,让邱铭皓深受触动。“爸爸在搬运货物时,会小心地调整姿势,避免货物损坏;核对货品时,眼神专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邱铭皓深情地说,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却彰显着父亲对工作的负责与担当,他深知,这份工作不仅关乎自己的生计,更关乎门店的运营和顾客的满意。

“以前认为爸爸就是开开车、送送货的工作。直到今天才知道,每一杯奶茶甜蜜味道的背后,都是像他这样的人在奔波,每一趟搬运都凝聚着汗水与付出。”邱铭皓动情地说。

这一天,13岁的邱铭皓没有玩游戏、没有刷视频、没有追小说,但他收获的,是比任何娱乐通关游戏都真实的成就感——那就是终于读懂父亲,并亲手接过他手上一个个大小、重量各异的箱子。也许这就是中国式父子的温柔:他们从不轻易说爱,却在一递一接之间,把一生的牵挂都搬进了彼此的世界。

记者手记

跟随邱俊父子体验配送工作的大半天,在仓库里,见证邱铭皓从手忙脚乱到熟练递货的成长;在高温下,看着父子俩合力推起沉重的小推车,汗水滴在地面上瞬间蒸发;在车子上,听着他们聊着工作与生活的琐事,这些平凡的瞬间,却比任何故事都动听。

采访结束,当询问邱铭皓:“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少年想了想,答:“原来‘甜’前面是‘苦’。”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在城市飞奔的冷链车里,在39℃的柏油路上,这对父子用最原始的体力交换,完成了一场关于责任与成长的对话。中国式父子的温柔,往往没有拥抱、没有直白的夸赞,却在一次次并肩流汗、一声声细心嘱咐里,悄悄生根发芽。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