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永香
“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学,我们上班也更安心了,这多亏了联络点人大代表的跟踪帮助!”近段时间,说起孩子的入学问题,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文亮满怀感激。
此前,文亮一直为孩子入学问题犯愁——作为流动职工,他对当地入学政策不熟悉,眼看开学临近,孩子的学籍还没着落。转机源于一次走访:设立在公司的人大代表联络点代表们在走访企业中,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启动联动机制,通过联络点-社区-街道-区教育部门的多级协同,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今年来成功为包括文亮在内的8名流动职工解决了子女就近入学问题,协调1名职工子女转学。
这温暖的一幕,正是区人大常委会茄子溪街道工委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在推动民主实践向基层延伸的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茄子溪街道工委创新打造“民情恳谈 两桥双联”工作模式,通过“家站点”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网络,搭建民意连心桥、民情直通桥,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使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焕发出蓬勃生机。
而设立在秋田齿轮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摩产业链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点,便是这一模式中的关键一环,不仅推动人大代表履职向基层、向企业延伸,更让民主实践成为激活产业发展动能的“助推器”。
据介绍,联络点吸纳了10名政治素质高、履职能力强的人大代表和议事代表,他们来自不同行业领域,能多维度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围绕“汽摩企业科技创新”“产业人才培养”等企业关心的议题,联络点定期开展主题接待、专题讲座和调研座谈。今年来,针对企业需求开展接待活动7次,收集到关于产业链协同、技术升级的意见建议12条;举办员工技能提升、安全生产等培训活动9场,覆盖企业员工6000余人次。更重要的是,联络点还将企业诉求与区域发展相结合,推动形成《关于推进新能源智能网联汽摩产业链建设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的建议》,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了宝贵参考,助力全区汽摩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此外,区人大常委会茄子溪街道工委将人大代表之家作为民主协商主阵地,与街道已持续15年的民情恳谈会深度融合,形成“征求-恳谈-解决-反馈”的闭环机制。今年以来,共组织召开民情恳谈会12次,人大代表、街道议事代表和社区居民参与人数26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8条,实现了“一个问题、一个项目、一个方案”的精准办理,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
如果说“代表之家”是民主协商的“主阵地”,那么“代表联络站”就是服务群众的“前沿哨”。为切实推动人大代表和议事代表深入参与社区治理,区人大常委会茄子溪街道工委打造桥口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走访入户、庭院座谈等常态化活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针对居民反映的儿童活动空间不足问题,代表们积极联系社区,助力“儿童友好街区”打造;墨香庭、悦玺小区人行道树枝茂密影响出行,代表们迅速联动多部门完成修剪;针对暑期青少年需求,组织“我是祖国小小兵”军训活动,108名孩子在训练中培养纪律意识;更依托“渝好空间”项目打造1200平方米综合性服务空间,通过“好业在身边”活动帮助全职妈妈蔡婷婷成长为社区儿童艺术指导师,还带动11名女性实现家门口就业。
从企业车间里的“暖心助学”,到社区院落里的“树枝修剪”,再到居民恳谈会上的“民意征集”,区人大常委会茄子溪街道工委以“民情恳谈 两桥双联”模式为抓手,让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于基层治理的每一个环节。未来,区人大常委会茄子溪街道工委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让“家、站、点”的服务网络更加紧密,让民主实践的触角延伸到更多角落,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民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