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润梅
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要着力推动城市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深化全域城市环境治理攻坚,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塑造全市域整体大美格局。
大渡口区紧扣市委六届七次全会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体推进“九治”攻坚,深化全域环境治理,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抓好工业节能降碳,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全面塑造绿色低碳整体大美的山水都市新风貌。
一体推进“九治”攻坚
初秋清晨,跳磴河畔,微风轻抚。市民们沿着健身步道轻松散步,老人们在观景亭休憩聊天,孩童们在草坪上嬉戏追逐。不远处,几位摄影爱好者正举着手机,记录着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致。
谁曾想到,这条曾经令人头痛的“黑臭河”,经过系统生态修复,逐步恢复了水清景美、鱼翔浅底的生动景象,成为深受市民、游客青睐的“打卡地”。而跳磴河的蝶变还在持续中……
这是大渡口区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
“大渡口区以‘九治’为重点,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区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区深入实施环境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一体化推进“九治”攻坚,扎实做好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严格执行长江“十年禁渔”规定,全面筑牢生态屏障。
比如,在“治水”攻坚战中,大渡口区以雨污水管网整治和入河排污口治理为重点,通过建立排污口动态监管台账,持续加强重点排污口监督管理,同时全力推进雨污水管网改造,同步启动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大九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等项目。在“治气”工作中,大渡口区也打出一系列“组合拳”,针对老旧车尾气污染开展“以旧换新”补贴活动,推动加油站完成三级油气回收处理改造,持续强化控排、控车、控尘、控烧、禁燃“四控一禁”工作体系。在“治废治塑”方面,大渡口区全力推动“无废城市细胞”建设,实现重点企业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环境监管全覆盖,积极开展“白色污染”减量行动,全链条全环节推进塑料污染治理……
今年上半年,大渡口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到139天,长江干流大渡口段水质保持Ⅱ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城乡黑臭水体消除率均保持100%,全区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达标,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土壤安全利用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正午时分,阳光正好。建桥工业园区,海康威视科技公司厂房屋顶上,数千块蓝色光伏面板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这是该企业充分利用“屋顶资源”,通过铺设光伏组件进行太阳能发电,带动企业电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以此实现每年发电量约260万千瓦时,节省标准煤930吨,减排二氧化碳2600吨。
这也是建桥工业园区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以“含绿量”提升经济增长“含金量”的写照。该园区先后获得“重庆市首个园林式工业园区”“中国绿色低碳示范园区”等多项殊荣,2023年4月入选重庆市首批近零碳园区建设试点。
“绿色低碳转型,是破解发展与保护矛盾的‘关键钥匙’。”区经济信息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大渡口区持续深化传统产业“智改数改绿色化”转型,巩固建桥工业园区“绿色园区”建设成效,大力创建绿色工厂,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绿色生产力。
今年9月2日,市经济信息委公示2025年度市级绿色工厂、市级绿色工业园区名单,大渡口区企业重庆双标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重庆利德工业制造有限公司入选绿色工厂。此前,大渡口区已有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海康威视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重庆三峰卡万塔环境产业有限公司、重庆嘉威啤酒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重庆华美电力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等市级绿色工厂4家。
与此同时,大渡口区还通过“智能工厂建设”“数字化装备普及”“机器换人”“信息系统集成”“上云上平台”等引导,采取“项目摸排+专家诊断+精准培训”的方式,持续推动辖区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升级。截至目前,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81个,2个项目列入重庆市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项目,建成先进级智能工厂3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9个,8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
在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方面,大渡口区不断夯实城市低碳发展底座,完善绿色出行网络,推进“光盘行动”,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强化绿色低碳理念宣传,营造全社会资源节约的浓厚氛围。
塑造全域大美格局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大滨路葛老溪段热闹起来,大家赏夜景、聊家常,陶醉在轻松惬意的氛围中。“现在这里不但环境美,还亲江近水。一到傍晚,来这里休闲的人特别多,我们一家经常来这里露营。”市民王俐亲眼见证了大渡口“两江四岸”风貌治理和颜值提升。
过去,这处江岸是一片荒滩,植被杂乱,江边是水泥护岸挡墙,岸上还有码头和木材堆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葛老溪段项目启动后,通过拆除挡墙和码头、修复江岸生态、植入音乐元素等举措,让这里变成了一个集运动健身、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滨江生态空间。
当前,大渡口正以整体规划为引领、以设计建设为核心、以精细治理为支撑,统筹老城和新城、城市和乡村,深度挖掘自然环境、风貌景观、特色文化,推动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加快建设“闻者向往、来者留恋、居者自豪”的美丽大渡口。
在区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全域提升城市颜值,着眼打造产城景融合、山水园一体的城市风貌,构建“渔秋浩—葛老溪—茄子溪—钓鱼嘴”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滨江风景线、“工业遗产+崖江生态+青年创艺”三位一体钢花片区美丽都市风貌展示区、“都市田园+产村融合+数智赋能”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等标志性大场景,大力实施城市微景观改造提升,实现“点上精致、线上出彩、整体大美”。
一幅绿色低碳整体大美的山水都市画卷正在大渡口大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