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 一企一品
(全媒体记者 张涵菓)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元汇吉”)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股份制企业,现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产品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覆盖全球100余个国家,应用于全球20000余家医疗机构。
中元汇吉现有全球员工2000余人,其中硕士近600人,博士近40人。中元汇吉深度聚焦体外诊断前沿技术,将研发作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目前已在全国多地建立研发中心。公司构建了“9+2+1”产品体系,9条产品线基本覆盖了IVD各领域的尖端产品;2张智慧网络,智慧管理系统与智能中台助力实验室提质增效;1套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集结了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提供一站式服务,有效应对医学实验室面临的挑战。公司拥有基因工程抗原/抗体、诊断用纳米材料、多种标记信号放大、快速核酸提取及检测等核心技术。现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0余件,荣获国家专利优秀奖1项,国内完成市场准入并获得注册证书500余项、国际完成目标国家市场准入超2500项。
“点滴真情,只为精准”,这不仅是中元汇吉深耕IVD行业的企业承诺,更成为其将党建融入血脉、引领发展的真实写照。
中元汇吉于2018年成立党组织,2021年获批升格为党委。结合产业布局,公司设立4个党支部,并协助外地研究所同步建立党组织,实现“业务拓展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现有党员183人。公司党委坚持把党建“精准”贯穿于组织建设、人才培育、技术攻坚与协同发展的全过程,实现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为IVD行业注入坚实而温暖的“红色动力”。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我们探索形成的‘1355党建工作法’,正是将这一理念落地生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中元汇吉党委书记、首席科学家易维京介绍道。
“1355党建工作法”,即围绕1个核心目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3项基础,组织基础、人才基础、制度基础;聚焦5大行动,红色领航、人才培育、创新攻坚、协同发展、公益担当;实现5项成效,组织力提升、人才队伍壮大、产业竞争力增强、合作网络拓展、社会价值彰显。通过系统化推进,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
党建做得好,体现在与业务“精准融合”。中元汇吉以“红色领航”行动夯实组织基础,推动支部书记与业务负责人“一肩挑”,把支部建在生产线上、让党员挺在关键岗。党委不仅系统规范开展“三会一课”,更通过开设“党员先锋”专栏、开展“党务知识大比武”等激发组织活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切实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
党建做得好,体现在对人才“精准培育”。企业将“双培工程”作为重要抓手,坚持“党员优先录用”,推动业务骨干与党员双向培养。三年来,9名骨干入党,2名党员成长为技术带头人,高级职称中党员占比达65%,形成“党员带头攻坚、人才梯队协同”的生动局面。搭建高端平台,博士后工作站引进清华、北大等海内外高端人才,形成“党员带头、人才集聚”的格局。同时,组建“党员突击队”4支,在供应链保供、关键技术攻关、市场拓展、职能服务等各项任务中冲锋在前,建立“金字塔”形人才梯队,在“老党员一对一”帮带中传承精神、锤炼能力,真正实现“骨干带党员、党员促骨干”。
党建做得好,更体现在以“精准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党委书记带队攻坚,历时三年突破12项“卡脖子”技术;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在供应链保供、国际拓展中屡建奇功。公司已获国家发明专利超百项,产品服务覆盖全球百余国,党建真正成为企业创新链、供应链与国际合作中的“红色引擎”。
党建做得好,最终体现在以“精准担当”回馈社会。企业不仅组织“走长征路”“学英雄”等活动涵养企业文化,更持续开展健康科普、爱心捐赠。2025年,中元汇吉向残疾人基金会、红十字基金会等慈善机构捐款十余万元。在与疾控中心、高校、医院的党建共建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展现了党建引领下企业的温度与责任。
正是凭借对“精准”价值的不懈追求和对“真情”初心的始终坚守,中元汇吉党委真正实现了以党建强企、以人才立企、以创新兴企、以合作助企,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下一步,中元汇吉党委将持续深化“1355党建工作法”,聚焦“四立”“四廉”举措,进一步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培育更多党员技术骨干,攻克更多“卡脖子”技术,拓展产业链合作广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IVD产业实现更高水平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